精神病学及分类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应激与精神障碍:所谓应激是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又称为应激反应。这些刺激因素称为应激原。恋爱婚姻及家庭内部问题、学校及工作场所中的人际关系往往成为主要的应急源。 在临床上,与急性应激有关的精神障碍主要有急性应激反应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前者在强烈精神刺激后数分钟至数小时起病,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少于1个月),表现为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后者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事后反复回忆和梦中重新体验到精神创伤的情景。 慢性应激反应可能与人格特征关系更大。 * * * * 这种诊断只能反映疾病当时的状态,若主要症状发生改变,诊断也随之发生改变,而且病因不同但症状相似的不同疾病会得出相同的诊断,但是症状学有利于对症治疗。 * * * * * * 从社会学、文化差异的角度研究精神疾病、行为问题发生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研究精神病人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评价和鉴定精神病人违法行为的责任能力与安置问题的一门学科。 以心理学为基础,对异常思维、情感体验、行为等进行描述、命名、归类,研究精神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与深层心理活动等的关系 从生物学角度探讨研究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和预后的一门学科。 脑内的神经递质有100多种,能与多种受体结合,产生不同生物学效应。多巴胺及其受体是精神医学领域研究最广泛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幻觉、妄想)可能与皮层下中脑边缘系统DA功能亢进有关,阴性症状(情感淡漠、意志减退)可能与皮层内特别是前额叶皮质DA功能相对低下有关。 我们的学习过程会改变我们脑的结构,目前研究表明,即使是成年人的大脑,仍有新的神经元的产生,以适应处理和储存信息的需要。 Huntington病是单基因遗传 神经梅毒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的退行性改变,痴呆、精神病性症状及麻痹。 脑结构完整性受到破坏,必然影响正常精神活动。 第三节 精神障碍的病因学 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因素 精神障碍的理化因素 精神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 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因素 遗传与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也不是肯定的单基因遗传,一般认为是多基因相互作用提高了精神障碍的“危险性”或者可能性。 神经发育异常 脑结构和功能可塑性改变,包括额叶、颞叶内侧及海马等区灰质和白质减少和体积缩小,临床上共同表现出发育迟缓、认知功能损害。 感染 如梅毒、单纯疱疹性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 精神障碍的理化因素 中毒 外伤 氧和营养物质缺乏 精神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 应激性生活事件、人格特征、父母的养育方式、社会阶层、社会经济状况、文化宗教背景、人际关系等均是构成影响心理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 人格特征与精神障碍;人格障碍又称为病态人格或异常人格,是指人格的畸形发展,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明显的、偏离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多数人认可的认知行为模式。人格特征的偏离对环境适应不良,明显干扰了其社会和职业功能,导致此人不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难以适应社会生活。不但给别人带来伤害,而且其本人也深受其害或引起痛苦。 研究发现,具有某种性格特征的人容易患某些精神障碍,如具有表演型性格的人容易患癔症;强迫性格的人容易患强迫症;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病前具有敏感、多疑、孤僻、不善交往、好一个人幻想、做白日梦、情感冷漠、对于表扬或批评都无动于衷等性格特点。 小结 精神障碍的发生可能是单因素作用也可能是多因素作用,可能与前述病因是因果关系但也可能是互为因果,可能伴有器质性病变亦可能只是功能性障碍,总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第四节 现状与展望 中国精神病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但伴随这种疯狂的速度而来的成功的压力、剧增的人口、纷繁的信息、乃至拥堵的交通、家庭的碎片化让中国人心理问题丛生。目前全国有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约1600万人。 主要精神障碍所致全球疾病负担的排位 精神障碍 全球 高收入国家 中低收入国家 单相重症抑郁症 4 2 4 酒依赖 17 4 20 双相心境障碍 18 14 19 精神分裂症及相关障碍 22 12 24 强迫症 28 18 27 痴呆症 33 9 41 药物依赖 41 17 45 惊恐障碍 44 29 48 ? 现状与展望 展望:中国政府正在努力着手应对逐渐蔓延的精神健康危机。中国近来通过了一项法律,旨在通过教育以及增加精神健康治疗基金,以正视精神病患者的基本权利。2011年6月10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将《精神卫生法(草案)》全文公布,并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第五节 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制定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是精神病学领域3

文档评论(0)

a11666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