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定义: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 分类 : ◆缺血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腔隙性)◆出血性 1.急性期脑梗死CT诊断的征象表现主要与脑水肿密切相关: 缺血的脑组织出现水肿,CT值低于周围正常脑组织! 水肿越重CT值越低!! 病变时期很重要!! 脑梗塞是细胞毒性水肿 血管源性水肿 细胞膜破裂 细胞外水分增加的转变过程 病变早期阶段---细胞毒性水肿阶段--脑水肿不明显--CT表现不明显。 进展至----血管性水肿期---脑组织水肿明显--CT:脑组织肿胀、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脑实质低密度征、岛带征等 发生部位也很重要 局限性灰质区(细胞体聚集)---因为细胞代谢旺盛,对缺血敏感,组织肿胀征象明显,脑回水肿而饱满,致脑沟裂变浅甚至消失。 病变位于白质(神经纤维束聚集)--CT值表现不显著 同时累及灰白质--灰质减低更明显,两者间正常密度差减小,从而出现灰白交界分界模糊的岛带征 1、致密动脉征:为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 或其他大动脉密度增高, 机制:梗塞部位血管内血流阻断,局部红细胞聚集而呈现高密度征象---新鲜血栓形成 几乎与脑梗死出现的时间同步(发病30min可显)! 有时间线,常常在几天内消失!! CT值60~80Hu,或大脑中动脉征; 2、岛带征:岛带(岛叶皮质、最外囊、屏状核)灰 白质界面消失 ; 同时累及灰白质--灰质减低更明显,两者间正常密度差减小,从而出现灰白交界分界模糊的岛带征 3、豆状核轮廓模糊或密度减低; 4、脑组织密度减低、灰白质界限消失、脑回肿胀、 脑沟变浅等。 总之,在进行超急性期脑梗死CT平扫检查时,我们应重点观察的是:1、双侧外囊、内囊结构显示是否清晰、对称;2、双侧岛叶皮层、壳核、尾状核头部结构是否清晰;3、双侧外侧裂以及脑沟结构是否自然和对称;4、双侧大脑中动脉水平段以及侧裂段血管是否呈异常高密度影。此外,我们在机器上还可以采用改变窗宽和窗位的方法来观察双侧脑实质密度的轻微差别,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将窗宽设为10,窗位放在35左右观察,有助于早期做出诊断。 CT的优势是24小时有效,并且是排除出血的最有效快捷检查手段。 60%的梗塞在3-6小时内CT可以发现,24小时内几乎所有的梗塞都可以发现。 中风CT 脑组织密度减低 II 不可逆脑损伤 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超早期<24小时,50~60%正常,40-50%可发现异常,可表现为: 1、致密动脉征;2、岛带征;3、豆状核轮廓模糊或密度减低;4、脑组织密度减低、灰白质界限消失、脑回肿胀、 脑沟变浅等。 致密动脉征:表现为与对侧相比大脑中动脉的第1到2段密度增加或大脑其他动脉的密度增加。 患者左侧肢体活动不灵3小时来诊,上图显示右侧大脑中动脉“致密动脉征” 上述同一病人11天后复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