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9高三语文(主观题)及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语文试题(主观题)分析 评卷题组长 第1题 平均分在3.8左右,与历次考试差别不大,但是,好坏的差别增大,得满分和得零分的比例增大。各校应加强易错字、易错点的训练,尤其是针对一些比较差的学生,加强听写和默写是得分的关键。 第一句:士贰其行。本句得分率最低,主要错误点在“贰”,把“二”横写在“弋”之上,有许多人写成“戈”。 第二句:臣生当陨首。主要错误点在“陨”写成“殒”,漏了“臣”。 第三局: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错误点在漏写了“夫”,或把“夫”写成“弗”;第二个错误点在“知”和“之”。 第四句:座中泣下谁更多。本句得分率较高,主要错误点在“座”写成“坐”,还有的把“泣下”写成“涕下”。 第五句: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主要错误点在漏写了“而”“之”,还有个别同学把“与”写成“于”。 第六句:衣冠简朴古风存。本句得分率最高,主要错误点在于把“简朴”写成“质朴”“俭朴”,也有个人同学把“古风存”写成“古风纯”“古风醇”。个别学生把“衣冠”写成“衣官”“衣裳”。 第5题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寡人谁用于三子之计。(3分) 我对于这三位先生的主意,该采用谁的呢?(“三子”,三位先生,三个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各1分。句意不通顺者酌情扣1分。) 学生对“三子”的翻译比较准确,对“于”这个介词的翻译很多漏译或译为“……中”,这样翻译不全的情况不给分,译成“在……中”“从……中”给1分。本句是比较复杂的倒装句,正确的语序应为“寡人于三子之计用谁?”即“于三子之计”为状语后置,应置于动词“用”前,而疑问代词“谁”应置于动词“用”后,此为宾语前置,很多学生这两个倒装的句式不能做出很好的判断,因此翻译时便无法字字落实。有的同学,译文与原文意思相反或脱离,即使有相关词语翻译正确,也只能得0分。 示例: ①(3分) 对于这三个人的计策,我该使用谁的呢? 我应该从这三个人中选用谁的计谋呢? 我在这三个人出的计谋里该选用哪一个好呢? ②(2分) 三个人中,我要用谁计谋呢? 我该采用三个人中的谁的计谋呢? 我应该用他们三人谁的方法? 我该用这三个大夫里面谁出的计谋好呢? ③(1分) 寡人用你们三位谁的计谋呢? 您要用三个臣子中谁的计谋呢? ④(0分) 我该让谁去实施这个“三子之计”? 寡人你要用三子之计吗? 是谁用了他们三个人的计划? 我和谁会用三子的策略。 我能否用三大夫的计谋。(0分) (2)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3分) 阻挡楚国太子不让(他)走,是不仁道的。(“隘”阻挡、阻拦、阻挠;“出”使……出;判断句。各1分。句意不通顺者酌情扣1分。 ) 大部分同学对“……,……。”的这一判断句式掌握较好,基本都能翻译出来,但对于通假字“隘”同“碍”不能理解,有的翻译成人名或“隘口”,对于“弗出”的翻译不能字字翻译,意译为“归国”,句意上有所欠缺,“出”译为“归国”“离开”“出来”的都给分,译文与原文意思相反或毫不相关的,即使有相关词语翻译正确,也只能得0分。 综述:第一,文言文翻译不论是采点给分,还是综合给分,都要求学生能做到“信”和“达”,因为只有准确、通顺,文句的意思才不会出现偏差。第二,本次阅卷中仍然发现不少有语病的情况,若是严重影响文意的表达或与原句的意思偏差较大的,酌扣1分。 示例: ①(3分) 你阻拦太子不让他从齐国回楚国,是不仁义的。 阻碍楚国太子不让他离开齐国,这是不仁义的。 你阻挡楚国太子不让他回国的行为是不仁道的。 ②(2分) 你把楚国太子扣留在你们齐国不让他外出,这是不仁义的。 你限制楚国太子,不让他离开楚国,是没有道德的。 齐关押楚国太子,不让他出齐国,是不符合仁的行为。 阻止不让楚太子出齐国,是不仁义的。 ③(1分) 阻碍楚国太子不要出兵,这是不仁义的。 监禁楚太子不让他出来,不仁道的做法。 威胁楚太子不出,是不仁的。 ④(0分) 那么倘若楚太子派兵出战,是为不仁。 您父亲去世的时候太子您没有回去看望,是不仁。 您隘州的楚国太子说话不算话,不仁。 你威胁太子交出五百里地,这样的做法是不仁的。 楚太子不出来,这是不仁的。 复习建议: 高考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考查,都是放在具体语境中动态进行的。所以熟练掌握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十分必要。七种文言句式(⑴判断句⑵被动句⑶省略句⑷主谓倒装句⑸宾语前置句⑹定语后置句⑺状语后置句)都必须让学生了然于胸。还应强调翻译时一定要有句式意识。这次没有考查固定句式,但复习时对固定句式也应适当关注。 第6.题 (1)本题参考答案,分三部分,登高所见的秋景、秋景的概括和诗人心情,各占一分,鉴于所选文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66699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