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V感染的一个特殊病例及答案.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患儿女,6岁,因皮疹1个月余,间断发热10余天于2011年7月22日入院。入院前1个月余,患儿四肢出现散在红色疱疹,疱液清亮,周围皮肤红肿,伴疼痛及瘙痒感,疱疹破溃后结痂,结痂长时间不易脱落,脱落后留有牛痘样瘢痕,无明显色素沉着,入院前10余天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5 度,热型无明显规律,期间最长间隔3d体温正常,退热药处理可降至正常,发热时偶有头痛、恶心,无寒战、抽搐,不伴腹胀、腹泻,无乏力、盗汗等,自发病以来患儿精神反应好,食欲可,尿便正常。 自3岁起,每年春夏交替时,四肢及头颈部出现散在红色丘疹,继之出现局部水疱,周围组织红肿,水疱破溃后结痂,最后留有直径小于2 mm浅凹陷圆形痘样瘢痕;患儿自5岁起子夏季蚊虫叮咬后出现皮肤过敏,叮咬部位局部皮肤出现水疱坏死,周围组织红肿范围较大,同时伴随低热,体温38℃。患儿曾多次在皮肤科就诊,以“脓疱疮,丘疹样荨麻疹”,予外用药物治疗有所减轻。无日光下皮疹加重现象。常规预防接种无不良反应。 入院查体:体温38.7℃,呼吸18次/min,血压100/70mm Hg(1 mm Hg=0.133 kPa),脉搏:100次/min。发育正常,神志清,精神反应好,呼吸平稳。面部少许丘疱疹和牛痘样凹陷瘢痕,颈部、躯干及四肢皮肤散在数枚红色皮疹,部分破溃,周围组织红肿,部分已结痂,可见皮疹愈后留有的牛痘样凹陷瘢痕(图1-3)。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咽充血,上颚可见数枚红色溃疡,双扁桃体未见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心音有力,律齐;腹部不胀,肝右肋下1 cm,质软,边锐,脾肋下未触及,四肢活动自如。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Hb)115 g/L,计数(WBC)8.03×10^9/L,白细胞分类比率:中性粒0.56,淋巴细胞(L)0.38,单核细胞(M)0.05,(E)0.01;血小板计数(PLT)228×10^9/L;C反应8 mg/L,红细胞沉降率(ESa)34 mm/l h,铁180.3 ng/ml;肝肾功正常;血培养(-),EB病毒DNA(EBV-DNA)1×10^5拷贝/ml,EB病毒壳抗原(EBVCA)IgG(+),EBVCA-IgM(-),EBVCA-IgA(-),EB病毒早期抗原(EBEA)IgG(-),EBEA-IgM(-),EBNA-IgG(+);l,3p-D葡聚糖5 pg/ml,IgG 12.300 g/L(6.670-11.790 g/L),lgA0.922 msCL(0.790~1.690g/L)。IgM 1.770 g/L(0.410-0..910 s/L),C3 1.850 g/L(0.600-1.400 g/L),C4 0.231mg/L(0.150~0.450 g/L),IgE 1106.1 U/ml(0-358 U/ml);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流式细胞分析:CD3+/CD8+ 0.35(低于同龄值),CD3+CD8+/CD45+ 0.16(低于同龄值),CD3+CD4+/CD45+ 0.18(低于同龄值),CDl6+CD56+/CD45+ 0.53(明显高于同龄值),CD19+/CD45+ 0.05(低于同龄值)。心电图示正常;胸片示心肺膈无异常;B超示肝脾肾未见异常。给予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 2011年7月27日第一次查房: 住院医师:本例女性,6岁,反复皮疹病史已3年余,近1年出现蚊咬过敏(hypersensitivity to mosquito bites,HMB)并蚊虫叮咬后伴随发热,本次因皮疹1个月余,伴间断发热10 d入院,入院查体以皮疹为突出特点,皮疹主要分布于面部、颈部及四肢,皮损表现为依次发生丘疹、水疱、结痂。最后留下牛痘样癜痕,即直径小于2 mm的圆形浅凹瘢痕;蚊虫叮咬部位出现皮肤过敏,伴随有口腔溃疡,无肝、脾、淋巴结肿大及咽峡炎等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表现,血清EBV-DNA高拷贝阳性,EBVCA-IgM(-),EBNA-IgG(+),血清IgE明显增高,流式细胞分析提示NK细胞比例明显增高。 临床最初的印象曾是皮肤“脓疱疮”,但查体和追问皮肤损伤形成与复发的特点后发现颈都、躯干及四肢皮肤损伤特点符合“夏季牛痘疮样疹”(痘样水疱疹),四肢皮肤损伤演变符合蚊咬过敏(HMB)的特征。已知此类特征性改变常见于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病例。与已知的CAEBV诊断标准比较,还难于诊断此病。这种情况该如何理解? 主治医师:本例突出的临床特征是复发性皮肤典型临床病理过程,与CAEBV的部分特征相似。在已知的CAEBV主要临床特征中,既有常见的临床表现,还可见多种可危及生命的临床并发症。除发热外,本例缺少全身性表现和其他淋巴增殖异常的临床表现与体征,尚不具备诊断CAEBV的充分条件。但从CAEBV远期预后的角度考虑,如果淋巴瘤是其最终的结果,

文档评论(0)

666993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