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移民扶贫典型材料典型材料大全.doc
关于移民扶贫典型材料典型材料大全
市、县扶贫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对荣花村35户贫困户进行整体搬迁、集中安置,新建移民小区一处。移民户通过实施移民扶贫,生产生活条件取得了明显改善,移民新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基本情况
荣花村位于佛寺镇政府西北15公里处,全村辖3个自然屯,7个村民小组,共有183户、693口人;现有土地面积20100亩,耕地面积 2030亩,人均耕地仅为2.7亩,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135元。该村地处山区,地理条件恶劣,山高沟深,道路不畅通,尤其到了雨季更加难行,土地瘠薄,农业条件差,极不适宜机械化种植和集约化经营,经济极度匮乏。农户面临吃水难、就医难、上学难等实际问题,适龄儿童失学率高,村民文化素质低,是远近闻名的光棍村。
针对荣花村的实际困难,阜蒙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决定对该村居住在偏远山沟易发生自然灾害地区和通路难、通电难、饮水难的贫困农户实施整体搬迁。2009年初,县扶贫局多次深入到荣花村移民户家中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材料,并帮助荣花村制定移民搬迁扶贫实施方案。
二、 移民小区建设情况
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的原因等诸多因素制约,荣花村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经济来源单一。2009年按着村民自愿的原则对35户居住条件极其恶劣的农户实施移民搬迁。
移民小区地址选在荣花存东侧3公里处蜘蛛山至七家子乡级公路西侧,房址土地在镇村干部的协调下由搬迁户自己调配。
(一)项目实施情况 移民小区建设本着美观、大方实用的原则,统一部署,统一模式,统一施工,历时一年,共建房105间,11550平方米,院落规格25米×28米,整体按猪舍、沼气相配套的“三位一体“模式。经一年紧张施工,35户村民喜迁新居,住上了崭新的房子,过上了舒适的生活。全村一改以往“脏、乱、差”形象,使村容村貌发生新的变化,呈现出一座具有新农村气息的现代化移民小区。
(二)项目投资情况 移民工程投资280万元(35户×8万元),移民扶贫搬迁工程得到了省、市、县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其中:省扶贫资金为每户补助1万元;县民政部门每户补助1 万元;县水利部门免费为每户打水井一眼,并帮助安装自来水,折合投入17.5万元;县供电部门安装电路设施折合15万元;县国土局免征宅基地征用税费,通过以上政策和资金的落实户均受益3.2万元,确保了工程如期完工。
三、 具体措施 (一)领导重视,责任明确。为了落实好国家扶贫政策,阜蒙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佛寺镇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由佛寺镇党委书记武刚担任组长,副镇长胡平、村主任刘志田任副组长,由民政助理白振江、村民代表迟凤祥、苏景全、孙玉德等为组员,具体负责整体工作,并制定了实施方案,工作过程中严把政策关,做到不降低标准,不搞人情关系,从确定搬迁户,选择宅基地住址,项目招标都是在村委会认真研究基础上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向全体村民公示、征求意见,征得全体村民的参与和支持。 在移民搬迁工作中,各级相关部门的领导和技术人员,做具体指导,严格按上级政策和要求实施,做到了统一规划、统一模式,统一进料,统一施工。镇政府和村委会,施工单位签定了合约,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层层把关。整个项目建设做到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达到了政策标准要求。镇政府派一名副镇长坚持长期进村蹲点,协调各方面作指导工作,工程技术人员和村民代表监督检查工程质量和进度,对每一根钢筋,每一块砖,甚至使用每一颗铁钉都严格把关,做到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在多方努力下,确保了移民搬迁项目能保质保量如期交付使用,得到了移民搬迁户的好评。 (二)加强监督和管理。参与管理和施工的各相关单位始终保持高度责任心,对工程质量以及物资使用、资金支配、投入情况等细心管理,认真监督,保证了资金和物资的合理使用,杜绝了浪费和挪用现象,使这项“民心工程”又成为了“阳光工程”,博得了全村老百姓的赞誉。
(三)后续产业扶持。移民户搬迁后按着“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原则,实施贫困户入户扶贫政策,发展优质花生种植项目。该村人均收入由2009年的2135元增长到2012年的6200元。
四、 取得的成效
通过实施移民扶贫,35户农户的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解决了“五难”问题,生产、生活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使他们住进了宽敞舒适、窗明几净的住宅,移民户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让广大群众感受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党的方针政策的温暖。搬进新居后的村民于海军说:“他家4口人,搬迁之前以种地为主,没有其他经济收入。搬迁后利用交通方便的优势开了一个收购玉米芯的收购站,每年多收入4万元”;搬迁户刘占洲在路边新开了家乡村饭店,他家4口人天天忙着接待客人,忙的不亦乐乎。满头大汗的对我们说:还是党的政策好,不然我们永远离不开穷山沟。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