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rite SLOGUN LOGO Company System Write SLOGUN LOGO Company System 学前儿童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 (一)蛔虫病 (二)蛲虫病 (三)钩虫病 (一)蛔虫病 1.流行特点 2.症状 1 成虫在肠道内寄生,由于机械刺激常引起脐周围阵发性疼痛,片刻可自行缓解。 2 蛔虫的代谢产物或死亡后的裂解物为有毒物质,可引起低烧、多汗、夜惊、磨牙等症状。 3 蛔虫有喜移行及钻孔的特点。当人体内发生某些变化,如发烧、服不足量的驱虫药等,可刺激蛔虫,引起多种并发症。常见的有胆道蛔虫病、蛔虫性肠梗塞等。 3.防治 1 积极治疗蛔虫病,以减少散播虫卵的机会。集体儿童机构可于9—10月间集体驱蛔。因6~7月间最易感染蛔虫卵,9—10月间已长为成虫。常用驱虫药为驱蛔灵、肠虫清等,药量遵医嘱。 2 改善环境卫生,讲究饮食卫生、个人卫生。 (二)蛲虫病 蛲虫病是由蛲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下段或直肠引起的疾病。蛲虫虫体细小,呈乳白色,似短线头,故名线头虫。 1.流行特点 2.症状 (1)肛门周围和会阴部奇痒。 (2)由于搔伤,可使局部皮肤糜烂。 (3)睡眠不安,易烦躁,食欲可受影响。 3.防治 1 避免重复感染。小儿穿满档裤睡觉,并于肛周涂上药膏,以粘住虫卵并止痒。早晨用肥皂和温水洗净,换下的内裤洗净并煮沸消毒,连续10天即可见效。 2 培养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不吮吸手指等。 3 勤换衣服,勤晒被褥。 4 驱虫药有驱蛔灵、肠虫清等,药量遵医嘱。与患儿生活在一起的蛲虫病患者应同时进行治疗,以杜绝相互感染。 (三)钩虫病 1.流行特点 2.症状 (1)感染初期。当钩蚴钻入皮肤时,局部可有痒疹,由于抓痒可继发细菌感染。钩蚴侵入血循环穿过肺组织时,可引起发热、咳嗽、哮喘等症状。 (2)成虫吸着于肠黏膜上,吸血为生。导致病儿发生失血性贫血。随着疾病的发展,病儿常有面色苍黄、皮肤干粗、毛发稀疏、乏力、眩晕、气短等症状。某些病儿有“异嗜癖”,喜吃生米、泥土等。严重感染可影响生长发育,智力亦减退。 3.防治 (1)普查普治:对流行地区的居民进行普查,对患者进行治疗。 (2)粪便管理:为预防钩虫病的重要环节。 (3)个人防护:在流行地区,儿童应避免赤脚下地;避免尿布、食具被钩蚴污染;不喝生水;不吃未洗净的蔬菜或不洁的瓜果。 Write SLOGUN LOGO Company System Write SLOGUN LOGO Company Syste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