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apter 9: 劳动力的流动、迁徙与效率 1. 劳动力流动的类型 劳动力流动的类型 工作改变但职业和居住地未变 公司文秘到当地政府部门去做文秘 职业间流动而不涉及地点改变 职业流动 (occupational mobility) 大部分是流动到与原来职业密切相关的职业里。 例如:木匠到木材堆积场工作 美国,每年有近1/4的人改变职业 劳动力流动的类型 地区间流动但不涉及职业改变 地区间流动 (Geographic mobility) 是指劳动者从一个国家或地区流动到另外一个国家和地区。 每年有16-18%的美国人改变其居住地点。 地区间流动但不涉及职业的改变 有30%的劳动力地区间流动伴随着职业的改变。 我国的劳动力流动: 我国的劳动力流动:第5次人口普查资料 农村劳动力仍然是流动的主体 跨县流动的劳动年龄人口中 农村劳动者占67.5% 城镇劳动者占32.5% 在9300万流动劳动年龄人口中 流向城镇? 6700万人 来自农村的迁移人口大约为4791万人 流向农村?2600万人 来自其他农村地区者有2134万人 2. 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迁移 迁移的净现值 如果迁移的净现值 Vp 大于0,那么迁移是最优的选择 。 我国的劳动力流动:第5次人口普查资料 迁移的发生具有地域性 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 收入高的地区?迁移的流入地 从省际迁移来看 东部地区出发的省际迁移者占20%; 中部地区出发的省际迁移者占47.7%; 西部地区出发的省际迁移者占32.3%。 东中西人口比重分别为39.8%、32.2%和28%。 在所有流向东部地区的迁移者中 东部地区各省之间的流动占17.9% 来自中西部地区的迁移者占82.1% 其中中部地区占52.1%,西部地区占30%。 我国的劳动力流动:第5次人口普查资料 人口迁出大省 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河南等中部省份 四川、重庆、广西等西部省份; 吸引劳动力流入的净流入省份 广东、上海、浙江、福建、江苏和北京等 跨省迁移并进入目的地省市城镇的劳动年龄人口 农村劳动者占76%,而这8个人口迁出大省的省际迁出者中农村劳动者要占83%以上; 吸纳劳动力最多的8个省市,吸纳的跨省迁移者占所有省际迁移者的2/3以上。 迁移的出发地和流入地在城镇就业上显示出非常显著的差异: 迁出大省?更高的失业率和更低的劳动参与率与就业率; 而迁入大省?失业率较低,劳动参与率较高。 3. 劳动力流动的决定因素 迁移的决定因素 年龄 年龄越大,迁移的可能性越小。 年龄大的迁移者回收投资的年限越短。 年长者对于目前雇主来说具有较高的专用性人力资本。 年长者通常比年轻人有较高的迁移成本 完成长期人力资本投资之后(通常是年轻人)更容易移动。 美国,迁移最频繁的年龄是23岁。 家庭因素 家庭规模扩大,迁移的潜在成本成倍增加。 已婚夫妇的收入较高,迁移的机会成本也较高 家庭规模扩大,迁移的心理成本增加。 迁移的决定因素 教育因素 教育水平越高,迁移可能性越大 教育水平越高,越有可能在地区性或全国性的劳动市场上找工作,而不是在本地市场上找工作。 迁移的潜在收益因工人的职位的差异而增加。教育程度越高,工资差异越大,流动的潜在收益越高。 上过大学的工人,其离乡的心理成本较低,因为上大学本身就意味着离乡。 迁移的决定因素 距离 迁移的可能性与需要迁移的距离呈反向变化关系。 迁移的直接成本更高 迁移的心理成本更高 失业率 由失业人员做主的家庭比其他家庭更可能迁移。 本地的高失业率会提高迁移的净收益,促使工人离开。 其他因素 住宅所有权、营业执照的申请、税率、移民配额、工会、语言等等 我国的劳动力流动:第5次人口普查资料 年龄结构 流向城镇的劳动年龄人口 35岁以下约占迁移者总数的77% 群体的年龄结构 女性的平均年龄为28.3岁 男性的平均年龄为29.4岁 性别结构?男性和女性基本上相等 男性占49.95%,女性占50.05%,性别比为99.79。 中国15~34岁年龄段人口的性别比103~108之间 显然,迁移群体中女性占有一定的优势。 我国的劳动力流动:第5次人口普查资料 受教育状况 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1年 初中、高中和中专占迁移者总体的67.6% 大学专科及以上水平者占迁移者总体的15.5% 明显高于全社会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者所占的4.8%比例 城镇本地劳动年龄人口中,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者的比例为9.9% 来自其他城镇的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水平为11.9年 来自农村的劳动年龄人口的受教育年限为9.33年。 这两个群体的平均受教育年限都要高于城镇本地人口(9.05年)。 我国的劳动力流动:第5次人口普查资料 距离 迁往城镇地区的劳动年龄人口6700万 省内人口流入城镇?4347万人 省际迁入?2348万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9.问题与解决方法解析.ppt
- 9.雨后傅双解析.ppt
- 9.原发性固缩肾解析.ppt
- 八年生物下22.4遗传病和优生优育概览.ppt
- 9.知识与迁移解析.ppt
- 9.植物与能量解析.ppt
- 八年制妊娠合并内科疾病概览.ppt
- 9.自然之道解析.ppt
- 八上第四学习主题第1课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共36张)概览.ppt
- 9_显示器的设计解析.ppt
- 【神经】复习纲要最终版分解.doc
- 【师说】2015高考生物全程复习构想检测:课时训练11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癌变分解.doc
- 9量子物理解析.ppt
- 【师说】2015高考生物全程复习构想检测:课时训练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分解.doc
- 【师说】2015高考生物全程复习构想检测:课时训练16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分解.doc
- 【实例】广东华农温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工作说明书(2009年)(15页)分解.doc
- 【世纪金榜】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专练高考大题集训练1细胞代谢分解.doc
- 【世纪金榜】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知识点专练19生物技术实践分解.doc
- 【世纪金榜】2016届高中生物第一轮复习练习单元评估检测(选3)分解.doc
- 9六年级语文上册《烂漫的点地梅》解析.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