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关中之民,好稼穑……农桑衣食之本甚备。——《汉书》 漕转关东粟以维中都官。(注释:西汉中央政府每年要从山东运大量粮食到京师,支付官吏的俸禄和供应官奴的口粮。)——《史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黄河流域经济处于什么地位?此地位在何时失去? 答案 处于经济重心地位。 南宋。 答案 材料二 (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孔秀恭等传论》 (2)据材料二,归纳南朝时南方经济发展的情况。 答案 南朝时南方地广野丰,农业产量提高,工商业发展起来。 答案 材料三 图一 南宋初年人口南迁图 图二 南宋杭州北关夜市 (3)材料三两幅图片反映了什么信息? 返回 答案 答案 靖康之变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南宋朝廷偏安江南; 宋都南迁后,更致力于南方的经济建设,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完成。 返回 自我测评 1.提示 属于黄河流域的山东、山西地区是传统的农业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江南地势复杂,不利于开发,与山东、山西相比,经济实力差距较大。龙门碣石以北是传统的畜牧区或者是半农半牧区。 2.提示 (1)历程: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发的步伐加快;中唐以后南方经济加速发展,逐渐超过了北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正式转移到南方。 (2)原因:中原人口的南迁,不但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而且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这就使得南方的农业生产水平在量和质两个方面都得到提高,从而促进了南方的经济发展。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再加上本来就蕴涵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返回 * * * * * * * *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学案3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课标要求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1.划分依据 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山东、 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 2.四大区域 历史叙述 答案 地区 项目 山东地区 山西地区 江南地区 龙门碣石以北 分布 河南崤山以东,史称中原 河南崤山以西 ? ? 司马迁 答案 特点 经济最发达和最重要的粮食产地 是经济重心之一 稀少;生产技术落后 是传统畜牧区或半农半牧区 地位 ? ? 经济实力差距较大 经济实力十分有限 3.分布特点 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经济区域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 的特点。 人口 不平衡 误区警示 重点精讲 黄河流域为什么长期处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 (1)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2)春秋战国以来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3)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黄河流域和巴蜀地区兴建了大批水利工程,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古代的山东、山西与现在的山东省、山西省不是一个概念。它们是以河南崤山为界,以东为山东,以西为山西。山东、山西都是传统的农业区,而山西更是秦统一六国的基地。 重点精讲 造成南方人与北方人不同性格的原因是什么? 这是由两地不同的地理环境造成的。体现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区域发展的多样性。塞北地处草原地带,气候干燥,畜牧业发达,促成了北方草原民族的豪爽性格;江南水乡,气候湿润,促成南方人的温婉多情的特点。 深化探究 探究点1 山东、山西经济区及其成因 材料 汉代司马迁划分的四大经济区 答案 思考 材料表明当时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的两大经济区是哪里?简述这一地位形成的原因。 答案 山西和山东经济区。 原因:是政治重心,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口稠密。 答案 探究点2 中原农业区域向北扩张的原因 材料 秦皇、汉武时期汉族王朝统一,经济发达,国势强盛,为了保持和巩固已有农耕区的统治范围,向四周开疆拓土。 ——《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地域特征》 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农业区域向北扩张的原因及影响。 答案 (1)原因:秦汉时期向四周开疆拓土:北方少数民族在与中原民族相互交往中,受中原先进农业文明的影响,从事农业生产。临近黄河,自然条件较好。 (2)影响:促进了北方边疆地区的开发,但容易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1.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1)时间: 。 (2)原因:汉族统治阶级 和少数民族内迁。 (3)影响:中原人口纷纷向南迁徙, 的农业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历史叙述 答案 两晋之际 内乱 黄河流域 答案 2.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潮 (1)时间:唐 以后。 (2)原因:安史之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神话与历史说课稿 华东师大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神话与历史问题导读单 华东师大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北京人课件8 华东师大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神话与历史问题评价单 华东师大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神话与历史问题生成单 华东师大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北京人课件9 华东师大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神话与历史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神话与历史课件1 华东师大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复习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22 我的“长生果”教案 河大版.doc
- 【步步高 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4 农耕明代的手工业课件 岳麓版必修2.ppt
- 【步步高 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5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件 岳麓版必修2.ppt
- 【步步高 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6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课件 岳麓版必修2.ppt
- 【步步高 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7 单元学习总结课件 岳麓版必修2.ppt
- 【步步高 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1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
- 【步步高 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
- 【步步高 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3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
- 【步步高 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4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
- 【步步高 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5 单元学习总结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
- 【步步高 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
最近下载
- 输液港常见并发症及处理.pptx VIP
- 海天蒙德Hi驱动器说明书.pdf
- 运动场土方工程方案(3篇).docx VIP
- 基于单片机的土壤湿度检测及控制系统设计.pdf VIP
- 2024年四川省宜宾市【辅警协警】笔试真题(附答案).docx
- GB_T 311.4-2010绝缘配合 第4部分:电网绝缘配合及其模拟的计算导则.docx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高校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全套教学课件.pptx
- 220kv变电站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VIP
- GB_T 311.2-2013绝缘配合 第2部分:使用导则.docx VIP
- 6.3三角形的中位线 课件(共22张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