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事实上,青少年的逆反心理绝大多数是在家里与父母经常“对着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并发展到对父母以外的人或事,对学习、对生活、对社会等都会以“敌对”的态度去看待,形成逆反心理。 * 高山:每天上学前,妈妈总是唠叨几句:“上学过马路千万要小心,上课要认真听讲……”唉,真是烦死人了。 流水:我妈妈更烦,总是拿我与别人比,说我这也不行,那也不如人。有时我真想和她大吵一架。 蓝天:我和妈妈也没有共同语言,我喜欢周杰伦的歌,她竟说我的欣赏水平太差。怎么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啊。 白云:我有办法对付妈妈“唠叨”。她说她的,我做我的,有时妈妈让我学弹琴,我偏做作业。让我做作业,我偏偏去弹琴……我常对她说:“你烦不烦呀!” 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现象,它的显著特征就是抵触、不顺从乃至于抗拒。 我们仅仅对父母有逆反心理吗?为什么? 这是由于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成为他们重要的心理倾向。他们希望自己能像成年人一样受到尊重,渴望独立,加上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容易表现出感情用事,所以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有的父母对孩子要求过多,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方式等会产生反感、抵触。另外,父母间不和也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 逆反心理的危害 对身心健康极为不利,心理上出现偏差和敌对情绪,不利于自己健康成长。 影响亲子关系,严重者甚至导致家庭分裂。 2011年8月14日凌晨,周茂红因孩子平时叛逆,在砍杀儿子时遭到妻子阻止,于是将妻儿一起杀害。 2009年11月11日晚,谷城县二中高一年级15岁的学生林平在与父亲的争执中,执刀将37岁的父亲宋友林刺死在网吧外。 对人、事多疑、偏执、不合群的病态心理,看谁都不顺眼,容易产生反社会行为。 导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友之间的关系紧张,影响自己的形象,不利于自己的发展和进步。 2013年9月14日,抚州临川二中高三学生雷某不满班主任没收他的手机并通知家长,将班主任杀害。 2012年4月8日,新余市某重点中学高一学生廖某因维持课堂纪律与同班男生李某发生口角,李某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往廖某身上捅了一刀,刚好刺中了心脏要害部位,导致廖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克服逆反心理的对策 1、努力培养发散思维,从多方面考虑问题。 2、提高文化素养和心理适应能力,做到理智多于情感,就能拓宽思路,从偏执中解脱出来。 3、理解父母,体谅父母的真实用心。 4、把握自我,尽力克制自己,同时也提醒父母息怒。 如何调适逆反心理 1、要知道善意的批评比美丽的谎言好。 2、拒绝错误是聪明的,拒绝正确是糊涂的。 3、理解的要接受,不理解的要冷静对待。 4、如果父母错怪了你,要像原谅自己一样原 谅他们。 5、与父母平等沟通,让他们明白你的真实想法。 6、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