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六课: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解析.ppt

课件:第六课: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为中华文化复兴而努力! A (皖南八校联考)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选项中能够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的是 ①汉字 ②史学典籍 ③文学艺术 ④科学技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B (南通08—09期末测试)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展品最精的“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在国家图书馆举行,近400种古籍善本在此展出。下列有关史书典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 B.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C.史书典籍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D.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材料一:考古学家在六千年前刻画在陶器上的符号上发现了汉字的雏形,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大部分是用汉字记录下来、流传后世的,历朝历代都以汉字作为官方文字。 材料二:相传我国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古代史官大都终身世袭,这使他们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下来。 结合上述材料,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回答: (1)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2)汉字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2)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见证之一。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还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见70页 求同存异: 是能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兼收并蓄: 是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意义: 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域外文化的理解. (1): 屈辱的近代史 中华文化在近代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中华文化在近代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一段神秘圆的忧伤音乐响起,圆明园在哭泣,中华文化在哭泣,我们祖先几代人的努力付之东流,我国的青铜器、瓷器、书画等2万多件躺在大英博物馆里,中国历代名画、编钟等3万多件古董在法国的枫丹白露宫……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只能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2009年春,法国佳士伯拍卖行还在公开拍卖中国的鼠首和兔首。   (提问):为什么曾经辉煌的中华文化在清末会被外国列强掠夺、残毁?    合作探究 17、18世纪世界发生了那些重要变化?(第一大组讨论) 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表现? (第二大组讨论) 国家衰落与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是什么关系? (第三大组讨论) ①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开始取代封建主义。 ②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工业革命,冲击封建自然经济。 ③思想上:启蒙运动,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民族、民主意识增强。 ④文化上:近代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奠定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 ⑤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及殖民扩张,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况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中华文化的衰微 17、18世纪世界发生了那些重要变化? 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表现: ①清朝统治者极力推行程朱理学,残酷压抑进步思想。中国思想界“万马齐喑”,死气沉沉。 ②人们封建落后意识浓厚。民族、民主意识薄弱。 ③中国现代科技水平落后,日益落在世界潮流后面; ④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渐渐消失。 ⑤西学大量传入,西学东渐冲击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阅读教材P65小虚框,探究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表现? 衰微原因 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 国家衰落 文化衰微 (内因) (外因) 走进近代 文化衰微 决定 反映 反作用 政治、经济 3、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②表现:第一,封建意识浓厚、民族意识薄弱、 压抑进步思想。 第二,清朝:现代科技水平落后 第三,鸦片战争后,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 渐渐消失 第四,西学大量传入中国。 ①原因: (根本原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 (外部原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 (1)近代古老的中华文化走向衰微 ③结论:国家衰落决定文化衰落,文化衰落又加剧了国家进一步衰落。(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2)、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面对衰微,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们怎么办呢? 虽然中华文化遭遇一次次巨大的冲击,但它仍以它特有的包容性,努力学习着西方的器物、制度和文化,但这些都没能挽救衰微的命运。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带来了马克思主义,让我们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并在中共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

文档评论(0)

338945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