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美的流变(上)素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门 铭》 《郑文公碑》 《铁山石颂》 《石门颂》 汉瓦文 3、三国魏晋南北朝书法 魏晋时期是书体演变的终结期。到王羲之、王献之的出现,使行、草、楷书书体发展到成熟阶段。 魏晋书法走向了完全的自觉阶段。书法在社会各阶层普遍成为一种有意识的欣赏对象,书法与棋弈、绘画等一起成为衡量人的标准之一。 魏晋的玄学清谈对书法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魏晋文人在充分认识自然之美的同时意识到,自然是人性美与艺术美的和谐。自我意识的觉醒,促进了书法风气的兴盛。 在魏晋时代文人流派书法的大变革中,书法理论得到了很大发展。对后世书法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奠定了中国古代书论的基础。 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文化落后,南方经济文化发达。魏孝文帝493迁都洛阳。汉与晋皆以孝治天下,北魏袭之,继承厚葬风俗,因而刻石述德风起云涌。 魏晋禁碑,故碑刻较少。 魏《受禅表碑》 吴《天发神谶碑》 魏晋楼兰残纸----作为新体的草书、行书、楷书已替代了隶书的主要地位。 《楼兰文书残纸》 《楼兰 文书残纸》 名家书法 钟繇(151-230),字元常。与王羲之并称“钟王”,与张芝并称“钟张”。 钟繇《荐季直表》 钟繇书法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他在用笔、结体上赋予了新的审美趣味,对于同时代的人,他的楷体是“新妍”,有所创造,多有异趣;对于后来的王羲之,则保留了“古质”,有隶书遗意、质朴之风。 钟王之后,楷书不断发展,但钟朴王妍成为一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审美定式。 张芝(约190至193年),字伯英。敢于创新,省略章草的繁难之处,将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今草新写法。 对后世王羲之、王献之草书影响颇深。后人将其尊列为“草圣”。 张芝《冠军帖》 西晋 陆机《平复帖》 王羲之(303-361 ),字逸少,一生的书法成就主要为新体。在钟繇、张芝的“旧体”基础上大大发展了一步,为楷书、行书和今草的成熟作出了贡献。 东晋王羲之《黄庭经》 《十七帖》在今草体势中使用了许多章草用笔,字形趋横势,转折多翻笔。中侧锋并用,质朴与妍美并存。 《初月帖》结体开合自由,牵丝连贯,俯仰相应。不少字连成一组,笔画流畅,有强烈的节奏感。 在章法上突破了篆隶和章草的直线的布局,通篇呈飞动之势,开创草书新风。 王羲之《兰亭序》 对后世影响最大,用笔中侧锋并用,在交替运用时中侧锋转换混融无迹,糅合成一个完整的运笔过程。点画之间的顾盼、使转翻折、牵丝映带等都十分丰富,因而大大拓展了书法的笔法内涵。结字上,能“欹斜反正”长短大小、俯仰开合、方圆等变化,在行书中充分发挥。 章法上,突破隶书体系的横式而吸收草书章法,以连贯的气势形成纵势,表现出行书的节奏美。 王羲之《二谢帖》 王献之(344-388),字子敬。 小楷《洛神赋》 王献之《中秋帖》 书画表现形式的共同规律 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维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既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其后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士大夫工画者必工书,其画法即书法所在。      ——杨维桢《绘图宝鉴序》 王献之 《鸭头丸帖》 王珣《伯远帖》 东晋的墓志和刻石——楷隶混杂 《爨宝子碑》 南朝碑刻 《爨龙颜碑》 《瘗鹤铭》 江南第一石,此碑能融篆隶两体意趣,南北风格兼有,书风雄伟飞逸,用笔坚劲沉着,古意盎然而有行书意味。 北朝的书法 前秦《广武将军碑》 高句丽《好大王碑》 北碑《中岳 嵩高灵庙碑》 《始平公造像记》 《郑长猷造像》 《造像》 《张猛龙碑》 邙山墓志 《元桢墓志》 中国书法美的流变 蔡梦霞 中国书法美的流变 1、先秦书法 2、秦汉书法 3、三国魏晋南北朝书法 4、隋唐五代书法 5、宋金元书法 6、明清书法 7、现当代书法的追求 1、先秦书法 中国书法至少已有3500年以上的历史。我国最早的古文字资料:商代中后期的甲骨文和金文。 甲骨文、金文和六国文字都可称为“大篆”。 战国中后期,周秦一系由大篆演变为小篆,而此时出现的草篆也向古隶发展。 最早的汉字已具备书法形式美的基本因素。 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组合排列上的章法美。 书写、刻画、铸造中诸种因素形成的风格美。 汉字的初始: 仰韶文化陶器刻符 文字、绘画起源有相通之处 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   甲骨文 甲骨文是早期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