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心痛(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绞痛)中医临床路径技巧.doc

卒心痛(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绞痛)中医临床路径技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卒心痛(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绞痛)中医临床路径 一、卒心痛(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绞痛)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符合卒心痛(TCD编码:BNX021)。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ICD10编码:I20.001),并且符合冠状血管成形术后状态(ICD10编码:Z95.502)和/或主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状态(ICD10编码:Z97.9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9-2008)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郑筱萸,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附件: 卒心痛(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绞痛)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以下标准分别进行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9-2008)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郑筱萸,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 (2)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1.中医辨证: (1)气虚血瘀证 (2)气阴两虚,瘀血内阻证 (3)心血瘀阻证 (4)痰瘀内阻证 (5)瘀热互结证 (6)胸阳不振,寒凝血瘀证 (三)中医治疗 1.应急措施 (1)含服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滴丸等3~4粒。 (2)取膻中透鸠尾、内关透外关、三阴交、间使、神门、足三里、阴陵泉诸穴,针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中强刺激,其间可强化手法1~2次。 (3)取心俞、膈俞,厥阴俞,内关、间使、三阴交、心前区阿是穴,以拇指或手掌掐按,每次10分钟。 (4)活血化瘀可选用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等静滴。 (5)益气养阴复脉可用生脉注射液50~100ml静滴,回阳固脱可用或者参附注射液50~100ml静滴。 2.辨证论治 (1)气虚血瘀证 主证:胸闷心痛,活动则加重,乏力气短,神疲自汗,舌淡而紫,苔薄,脉沉细、结代。 治法:益气活血。 方药:黄芪,白术,桃仁,红花,水蛭,血竭等;或者生黄芪,丹参,丹皮,金银花等。 (2)气阴两虚,瘀血内阻证 主证:胸闷心痛,心悸烦热,口干,手足心热,盗汗,耳鸣腰酸,舌质淡或红,苔少乏津,脉细数或促。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方药:黄芪,麦冬,石斛,蒲黄,五灵脂等。 (3)心血瘀阻证 主证:胸部刺痛,痛引肩背,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象细涩或结代。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或者芎芍胶囊。 (4)痰瘀内阻证 主证:胸闷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气短喘促,痰多,肢体沉重,形体肥胖,舌质暗,舌苔浊腻,脉弦滑。 治法:理气化痰,活血化瘀。 方药:半夏,薤白,瓜蒌,陈皮,竹茹,枳实,桃仁,红花,川芎等。 (5)瘀热互结证 主证:胸胸闷心悸舌脉 (1)中药 宜注意大便通畅,如大便不通畅者,可用新清宁片2~3片,或通便灵3~4片,或麻子仁丸1~2丸,每日2~3次口服;也可用番泻叶3g或草决明30g,泡水代茶饮。 (2)饮食应遵循八个原则: ①不要偏食:饮食的选择和搭配要完善,食谱应全面。 ②限制膏粱厚味煎炸食物的摄入。 ③少食节食:应控制食量,尤其晚餐更宜节制。 ④控制食盐。 ⑤禁止吸烟。 ⑥适量饮酒。 ⑦提倡饮茶。 ⑧合理膳食:早餐要进,午餐稍丰,晚餐清淡。多食绿叶蔬菜、水果。 (3)护理 ①嘱患者按医嘱定时、定量服药,常备急救药物并介绍服用方法。并按时回医院复查。 注意调养生活起居以与四时相应,如冬季宜早睡晚起,夏季应晚睡早起,春秋要早睡早起,卧室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在气温变化和节气变换时要及时增减衣被,防止外邪内侵。外感常为本病复发的重要诱因。 向病人及其家属宣传保持情志舒畅的重要性,强调“恬淡虚无”、“怡悦开怀”在康复中的意义,告诫病人避免仇怒、恐惧、激动。 指导病人作适量的体力锻炼,如室外散步,打太极拳,练气功等,以活动后感觉轻松、无心慌气短等症状为度,切忌操之过急及操持重活,以防“劳复”。 向家属介绍急救常识,如发现病情突变时不要惊慌,不要搬动病人,应就地静卧,及时使用氧气袋及急救用药,并迅速联系救护车。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症状改善:通过症状量表进行客观评价,如心绞痛分级量表、血瘀证分级量表; 2.生活质量:结合国际和国内不同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价,如经典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等; 3.客观指标:心肌缺血损伤指标CK-MB和TnT/TnI、血管内皮炎症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等, 4.终点指标:包括心血管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 (包括介入治疗、冠脉搭桥) 术,次要终点指标包括脑卒中、因ACS再住院、心功能不全和其它血栓并发症等; (二)评价方法 (1)临床症状的评价 症状改善:总结中医改善临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