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旅游文化 第一章 旅游文化概述 一、旅游文化的含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 二、旅游文化的发展 三、旅游文化的内容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 四、旅游文化的构成 ——主体、客体、介体 五、旅游文化的特征和功能 特征: 地域性 民族性 承袭性 交融性 功能: 审美教化 商业经济 文化交流 案例赏析:丽江古城的旅游文化 欣赏短片 第二章 旅游历史文化 一、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中国朝代歌) 二、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精神 重德修身、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和而不同 三、中国历史文化的积淀与贡献 1、思想文化 (一)先秦诸子学 孔孟之道 老庄思想 墨家理论 法家学术 (二)汉代经学(五经) (三)魏晋玄学 (四)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五)清代朴学 2、科技文化 天文 历法 数学 医学 四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 中国四大发明 书简、帛书 雕版印刷术、《金刚经》 司南 指南鱼、指南针 3、传统文化知识 阴阳、五行、八卦 天干地支、十二生肖 宗法 礼仪 官制 科举 姓名称谓 五行 古代认为构成万物的基本要素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称为“五行”。 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中医用五行来解释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预测未来的人用五行相生相克来推算人的命运。 五行相生 五材说):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生水:金销熔生水; 水生木:水润泽生木; 木生火:木干暖生火; 火生土:火焚木生土; 土生金:土矿藏生金。 五行相克: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刚胜柔,故金胜木;刀具可砍伐树木; 专胜散,故木胜土;树木可稳住崩土; 实胜虚,故土胜水;堤坝可阻止水流; 众胜寡,故水胜火;大水可熄灭火焰; 精胜坚,故火胜金;烈火可溶解金属 天干、地支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guǐ)。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和地支合称干支。 天干和地支依次按顺序搭配,构成60对,是古代用来纪年、纪月和纪日的方法,称为干支法。 2008年为戊子年?[?鼠年?]?,2009年为己丑年?[?牛年?]?,则2010年为庚寅年?[?虎年?] ,2011年为辛卯年?[?兔年?] ,2012年为壬辰年??[?龙年?] ,则2013年为……?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古代计算月亮绕地球与太阳一个“合朔”周期的时间为29.53059日。 古代把每月的第一日——“朔”[shuò] 每月最后一日——“晦” 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日或十七日)——“望”。望的后一日叫“既望” 每月初三——“朏”(音fěi ):月亮牙出现 上弦:初七或初八 下弦:二十二日至二十三日 地支计辰法古代用12地支来记录每天的时辰。一日为12个时辰,每2小时为一个时辰。 宗法礼仪 1、宗法制度 周朝: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只限贵族) 秦朝:庶民百姓通行宗法,宗规、族约 宋代:宗祠、坟地葬位“昭”、“穆”按排位 2、礼仪 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冠礼、笈[jí]礼 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是汉代大儒董仲舒封建伦理体系中的重要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 “纲”的本意是网的总称,在这里引申为支配的权力;“常”恒常不变的道理。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三从四德:“三从”,指女子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所谓的“四德”是指:德、容、言、功,就是说做女子的,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后是“容”,即相貌,指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要轻浮随便;“言”,指与人交谈要会随意附义,能理解别人所言,并知道自己该言与不该言的语句;“功”,即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 《周礼、天官、九嫔》 。 男子20行冠礼,女子15行笈礼。 官制科举 中央官制: 秦——三公九卿(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隋唐——三省六部(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礼、兵、户、刑、工) 宋元明清基本沿袭隋唐,但各自有小的变化。 地方官制: 明清:省—道(道员)—府(知府 同知、通判)—州(知州 州同、州判)—县(县令、知县) 科举考试 (一)早期人才选拔制度发展 1.东周 :“客卿”、“食客” 。 2.汉代:察举制。州推秀才,郡举孝廉。 3.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 (二)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 1.隋朝--科举制度的起源 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