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天笑、王邵博饮食与尿石症汇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控制饮食,能够很好的预防尿石症 饮食与尿石症 姚天笑、王邵博 形成机制 尿石的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公认,其形成机制不是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 尿中成石物质浓度过高所致的尿液过饱和是结石形成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驱动力。 结石的始发部位可能多在肾小管。其形成过程大致分为: * 1 晶核形成 3 结晶聚集 4 结晶滞留 2 结晶生长 形成过程 病因 一、内在因素 1、代谢异常:尿石大多是由人体代谢产物构成,不同成分的结石可以反映出体内相应成分的代谢异常。尿液中常见的成石成分包括钙、草酸、尿酸和胱氨酸。 2、局部因素: (1)尿路感染:引起的结石在临床上称为“感染石”,其矿物质学名称是“鸟粪石”,主要晶体成分是六水磷酸铵镁和碳酸磷灰石。最常见的病原菌是变形杆菌。 (2)尿路梗阻:尿路梗阻有时也会导致结石形成。 (3)尿路异物:异物可作为核心诱发尿液中各种成石物质的沉淀和附着。 病因 二、外部因素 1、气候:可直接或间接诱发结石形成。热带和亚热带结石发生率较高。夏季是高发期。 2、★饮食:与饮水、高蛋白饮食、高盐饮食等多种因素有关。 3、药物:通过两种方式引起结石。一是增加体内某些成石物质的排泄率(?);二是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直接在尿路中沉淀,这种较少见。 4、三聚氰胺:如2008年国内爆发的“三鹿”事件。 饮食与尿石症 ①水分:水分摄人不足可致尿液浓缩。如果尿量﹤1000ml/d,结晶形成的机会明显增加;尿量500ml/d,结石形成的几率增加; ②蛋白质:大量食入动物蛋白后,作为其代谢产物的氨基酸可增加体内的酸负荷,导致骨骼脱钙,引起高钙尿。此外,肉类蛋白富含嘌呤,摄入过多会使尿中尿酸排泄增加,形成尿酸结石,而且高尿酸尿还会诱发草酸钙结晶沉淀。 饮食与尿石症 ③钙:摄钙过量可致高钙尿,从而引起结石。然而,摄钙不足也可增加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危险,其原理是钙可与肠道内食物的草酸结合形成不溶性草酸钙并随粪便徘出体外;若限钙饮食,肠道内游离的草酸将被大量吸收,经尿液排泄时与尿钙结合,反而促进了革酸钙结晶的形成和沉淀; ④钠:钠摄入过多也会导致高钙尿,钠与钙同在肾远曲小管排泄,而且呈正相关; 饮食与尿石症 ⑤镁:镁是一种结晶抑制因子,能够直接减缓磷酸钙结晶的生长和聚集;能与尿中游离草酸结合成可溶性草酸镁,间接降低尿中草酸钙饱和度。高镁食物:蔬菜中的芸豆、油菜、茄子、萝卜等;水果中的葡萄、香蕉、柠檬、橘子等。 ⑥维生素;维生素A在尿石症病人的血清中往往较低;维生素B6是乙醛酸转变为甘氨酸的辅酶,缺乏时草酸合成增加;每日应用维c超过500mg,尿中草酸含量随之增高,超过4g,可诱发草酸钙结晶形成。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