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婴儿捂热综合症 认识婴儿捂热综合症 提到婴儿捂热综合症,大家可能会感到陌生和不理解,这是一个病吗?其实,捂热综合征在1岁以内婴儿屡有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捂热过久或保暖过度,导致婴儿缺氧、高热,甚至会发生昏迷和呼吸循环衰竭。 民间还有一个说法,因为这种病多发生在冬季,所以俗称“冬季中暑”。“中暑”原因大多是由于天气寒冷,带养人惟恐孩子睡觉被冻着,衣服、被褥一层又一层地紧裹,有的热水袋、电热毯全用上;或同盖一条被时,母亲熟睡后孩子的头面部全被置于被子底下,口鼻亦被捂盖;外出时把孩子包裹起来,且包裹得过紧、过严、过厚。以上各种情况如果持续时间久了,就让孩子生活在一个人造高温的环境里,体温不断上升,形成冬季特有的“中暑”现象。 捂热综合症造成的损害 概念 “捂热综合征”也称蒙被缺氧综合征,这种综合征可出现机体器官、多系统受累,是儿科的一种急症,必须紧急救治。 临床表现 1、在捂热较长时间后,患儿体温迅速升高,可达41℃~43℃,全身汗淋漓湿透衣被,头部散发大量热蒸气,面色苍白,哭声低弱,拒绝吃奶。 2、高热大汗使水分大量丢失会出现脱水状态,患儿烦躁不安、口干、尿少、前囟及眼窝凹陷、皮肤弹性降低。 3、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可出现频繁呕吐、尖叫、反应迟钝、眼睛凝视、反复抽搐或昏迷。 4、呼吸系统受累,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节律不规则或呼吸暂停,并可见口周围和四肢发绀。 5、心肌受累,有效回心血量减少,引起心肌损害会出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 临床表现 6、捂热过度可引起多器官、多系统功能衰竭,会出现脑水肿、心律失常、血压降低、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还可能形成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如果处理不及时,甚至可导 致婴儿在短时间内突然死亡。 容易出现的误区 误区一:穿的、盖的越多越好 例如小儿睡觉时不给脱去棉衣、棉裤,还加盖过多的棉被,甚至还将被盖过头。 外出时里三层,外三层,用绳捆,头带帽,再加上围巾。 ?误区二:发热捂汗 宝宝一发烧,家长就给宝宝穿得多多的。有的说,孩子发烧了很怕冷的。有的说,穿得厚点是为了捂汗,孩子一出汗就退烧了。 发烧捂汗,往往越捂越热,容易造成捂热综合症,还容易诱发高热惊厥。小孩发高热往往肢体循环会变差,手脚冰凉,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开,让宝宝充分散热,而手脚要保暖。 很多人认为宝宝发烧了就不能洗澡,洗澡容易着凉。其实孩子发烧了洗热水澡更有利于散热。如果洗澡不便的话,用温水拭浴也是退热的一个非常有效的物理降温的方法。 误区三:婴儿与大人同睡 很多妈妈都喜欢搂着宝宝一起睡,觉得这样不仅能快速地让宝宝与妈妈熟悉,也方便妈妈照顾宝宝。其实,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 宝宝一哭,母亲就给奶吃,有时宝宝含着乳头就睡着了。宝宝含着乳头睡觉,乳房很容易堵住婴儿的口鼻,影响其呼吸。 母婴同床睡眠夜间同呼吸、共吸氧,成人的肺活量要比宝宝大得多,大量的氧气被大人夺去;相反,大人呼出的二氧化碳等废气却被宝宝回收了,宝宝可能整夜处于供氧不足、二氧化碳弥留的小环境里,使脑组织的新陈代谢受到影响,对发育极为不利。 孩子有被大人压到的危险。年轻父母睡得太沉,压到婴儿使之窒息死亡的病例屡有发生。 护理措施 1、立即去除捂热原因:将患儿移至空气新鲜处,松解患儿衣被,去除体表散热障碍,给予物理降温(温水浴最佳)。同时保持患儿合适的体温,避免受凉。 2、呼吸支持:给予相应浓度的氧气吸入,提高血氧分压,改善机体缺氧症状。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氧气装置和呼吸道通畅。 3、昏迷及抽搐时护理:患儿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病室保持安静,各种护理操作要轻柔,集中进行,同时加强安全护理,防止舌咬伤等意外,抽搐时遵医嘱应用药物控制抽搐,防治脑水肿。 护理措施 4、液体疗法:也是抢救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由于患儿高热大汗后使水液大量丢失,会引起脱水和酸中毒,因此必须积极补充水分,纠正酸中毒。应采用静脉补液,补充葡萄糖、生理盐水和碳酸氢钠。 5、加强基础护理:患儿高热大汗甚至抽搐昏迷,须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及时更换被汗渍或尿渍浸湿的衣被,保持清洁干燥,使患儿舒适。 6、密切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及心律、心率变化,观察意识、尿量、肤色及皮肤弹性等变化。 预防措施 1、婴儿出生后尽可能单独睡,将摇篮或小床放置在大人床旁边,既便于照顾,又可避免同睡时挤压婴儿,或不慎将衣被盖住婴儿的头面部。 2、婴儿房的适宜温度应控制在16℃—20℃,婴儿活动量大时应及时减少衣物,以避免婴儿冬季“中暑”。 3、不宜让婴儿口含奶头睡觉,防止因此发生口鼻被堵,或呛咳后窒息、缺氧等严重不良后果。 4、不管气候多么寒冷,婴幼儿睡觉时,也应将其棉衣、棉裤脱去,至多穿1─2件内衣。盖被应松软,厚薄适度。有条件可给婴儿穿专用的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