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确定 单桩极限承载力Qu由总极限侧阻力Qsu和总极限端阻力Qpu组成,若忽略二者间的相互影响,可表示为: 对于纯端承桩和桩数n≤3根的非端承桩,及桩间距大于6倍桩径的群桩基础: ηs=ηp=ηsp=1.0,ηc=0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校核 基桩桩顶竖向荷载效应计算: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竖向承载力验算: 对于轴心竖向力作用: 对于偏心竖向力作用 : 式中: —重要性系数,含义如下: 作业: 4-38 4-39 4-42 4-43 * 柱桩: c1,c2— 视清孔情况、岩石破碎程度等因素而定的系数; U— 桩身嵌入基岩部分的截面周长,对于钻孔桩和管 柱按设计直径采用; Ra— 天然湿度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试件高径比相 等,直径7~10cm)。 按经验公式确定(路桥) * 由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确定 特点:是评价单桩承载力最为直观和可靠的方法。 基本原则 桩数:不宜小于总数1%,不少于3根; 时间:对于预制桩,桩设置后开始载荷试验所需的间歇时间:对于砂类土不得少于10天;粉土和粘性土不得少于15天,饱和软粘土不得少于25天。 * 试验装置及方法 试验装置:①加荷系统:包括加力装置和反力装置、②位移观测系统 测试方法:分级(开始阶段1/5-1/8倍预估破坏荷载,终了阶段1/10—1/15)慢速维持荷载法。 图4.18 静载实验装置 * 直接堆载 锚桩反力梁法 锚桩d=1.8m 横梁:1.7m×2.7m 反力装置 * 每级荷载大小 分级(初始阶段:每级荷载为1/5-1/8倍预估破坏荷载,终了阶段1/10-1/15)。 测读沉降时间 在每级荷载施加后第一个小时内,按5、15、30、45、60min测读一次,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稳定标准 每级荷载下桩顶沉降量小于0.1mm/h,并连续出现两次。 慢速维持荷载法 * 某级荷载下,桩顶沉降量为前一级荷载下沉降量的5倍; 某级荷载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 ?已达到锚桩最大抗拔力或压重平台的最大重量时。 终止条件 每级卸载为加载时的两倍。 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1h,按第15、30、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卸载至零后测读桩顶残余沉降量,维持3h,测读时间为第15、30min,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 卸载观测 * 试验成果处理—极限荷载确定 按沉降随荷载的变化特征确定 对陡降型Q-s曲线,取曲线发生明显 陡降的起始点所对应的荷载为Qu 由沉降量确定Qu 对缓变型Q-s曲线,可取s=40~60mm 对应的荷载值为Qu。大直径桩可取 s=0.03~0.06d对应的荷载值(大桩取 低值,小桩取高值),细长桩(l/d 80) 可取s=60~80mm对应的荷载。 沉降速率法—s-lgt法 取破坏荷载的前一级荷载 图4.19 单桩Q-s曲线 * 原理:在桩顶施加动荷载,使桩身产生加速度和土阻尼等效应,通过设置于桩顶的传感器量测此动力响应信号(如位移、速度或加速度),据此分析确定桩身完整性或承载力。 高应变法:一般以重锤敲击桩顶,使桩贯入,桩土间产生相对位移,从而分析对桩的外来抗力,可同时测定桩身完整性与承载力。 低应变法:施加的荷载远小于桩的使用荷载,不足以使桩产生相对位移,而只通过应力波的反射和传播,主要用以检测桩身砼质量。 按动力试桩法确定 * 作用机理:水平荷载(力和弯矩)作用下,桩身产生横向位移或挠曲变形,并挤压桩侧土体,同时桩侧土反作用于桩,产生侧向土抗力,桩土共同作用 破坏模式 刚性桩(ah?≤2.5):桩身刚体转动破坏,承载力主要由桩的水平位移和倾斜控制 柔性桩(ah?≥2.5):桩身发生扰曲变形,破坏时桩身某点弯矩超过截面抵抗矩或土体屈服失稳,承载力由桩身水平位移及最大弯矩值控制 4.4 单桩水平承载力 * b1 —桩身计算宽度(简化为平面受力) EI—桩身抗弯刚度时,对于钢筋砼桩,取EI ? 0.85EcI0(建工)或0.80EcI0(路桥),其中Ec为砼的弹模,I0为桩身截面惯性矩. a为桩的水平变形系数,量纲为L-1 h为桩的入土深度, m —地基土横向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N/m4),受桩材和刚度、土类及其性质、荷载作用方式、荷载水平、桩身水平位移等因素影响,对多层地基可取当量m值计算,取层厚2(?d+1)?m;如无试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保安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标 ).doc
- Petrel中文操作手册.pdf VIP
- DB37∕T 5118-2018 市政工程资料管理标准.docx
- 拭子擦拭取样方法验证方案(回收率研究).pdf VIP
- 机电安装工程培训课件.pptx VIP
-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全章)》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千古奇文《渔樵问对》.pdf VIP
- 2023-2024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pdf VIP
- Siemens 西门子工业 SIMATIC ET 200SP CM CAN SIMATIC ET 200SP CM CAN 使用手册.pdf
- 假钞识别培训课件内容.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