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国公司丑闻——安然事件 安然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 成立于1985年,由当时的休斯敦天然气公司和北联公司合并而成。世界最大的能源供应商和商品交易商: 主要业务:天然气管道生产和运输;电力生产和传送。能源产品的期货、期权和其他大宗商品(天气预报、通讯带宽)衍生交易市场,占据了新型能源交易市场的垄断地位。 1998-2000年公司营业额从310亿美元提高到1000亿美元,列财富500强美国第7位,世界16位; 公司的市场价值曾超过800亿美元,市盈率PE超过70倍; 安然事件 2001年12月2日,安然公司与其13家分公司向纽约南区法院提交破产保护申请,公司资产498亿美元,负债额为312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企业破产案; 第一批宣布解雇4000名员工(总部7500); 公司破产影响波及其他能源公司、金融机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员工等。 安然事件 根据美国参议院成立的调查委员会提供的报告分析,导致安然公司董事会失灵和公司破产的原因有6个方面: 受托责任的失败; 高风险会计政策; 利益冲突; 大量未披露的公司表外经营活动; 行政人员的高报酬计划; 董事会缺乏独立性; 安然事件 管理人员的高收入: 一次性的奖金高达几千万美元; 行政管理人员都享受股票期权计划; 常务副总裁LUO PAI,2000年卖掉股票期权的收入2.65亿美元; 董事长Kenneth Lay累计获得650万期权,2000年他的年报酬超过1.4亿美元,1.23亿美元是股票期权收益 高级经理人员享受公司低息贷款(ATM) 安然管理层的非法活动证据 利用财务合伙形式进行欺骗性交易; 掩盖财务亏损,虚报盈利6亿美元; 虚构帐户; CFO利用财务合伙形式为自己的公司赚取至少3000万美元; 隐藏了约270亿美元的债务; 安然以后的其他公司丑闻 安达信:被美国司法部以“妨碍司法”为由提起刑事诉讼; 美林证券,2002年5月21日因发布不实分析误导投资者面临法律制裁,后认罚1亿美元。; 美国检察官对其他一些大型证券公司发去传票,高盛、摩根-斯坦利、索罗门美邦、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等。 安然以后的其他公司丑闻 世界通信: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在5个季度中虚报盈利38亿美元; 施乐公司:2002年4月,SEC宣布,该公司在1997-2000年夸大了15亿美元的税前利润、30亿美元的营业收入。 默克:全球第三大制药公司,2002年7月5日承认,1999-2001年,虚报120亿美元财务营业收入 公司治理实践案例分析 事件回顾: 2003年8月6日,由于业务需要,招商银行急需补充大量资金,于是招行宣布要发行100亿元可转债。 公司治理实践案例分析 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反映: 招商银行的再融资方案一经抛出,便受到了众多流通股股东的攻击。47家持有招商银行股票的基金和证券公司结成了统一的“反对派”联盟,他们不但在股东大会前就通过媒体发表对可转债发行方案的意见,而且在股东大会上提交了《关于否决招商银行发行100亿可转债发行方案的提案》议案和《关于对招商银行董事会违背公司章程关于“公平对待所有股东”问题的质询》《对招商银行本次可转债发行方案合法性的质询》两个质询案。 公司治理实践案例分析 这场冲突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会对流通股股东利益造成损害: 1.债转股价格偏低,会导致股价下跌。 2.是否继续保持目前25%的速度具有不确定性。 一旦增速低于25%,并且债转股实施,每股收益摊薄在所难免。 当时,对招商银行“不顾流通股东利益,恶意圈钱”的指责遍布坊间。更有部分投资者甚至开始抛售招商银行股票,近20天内,招商银行股票的股价下跌11%,在上千家上市公司中跌幅排名第21位,市值损失超过70亿元。 公司治理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董事会 (一)董事会 董事会的是公司治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董事会的责任 代表股东监督管理层,降低代理成本和规避风险,对公司经营状况进行监控。 (一)董事会 对于本次招商银行出台的融资方案,最先提出质疑的就是董事会。 董事会的观点是,为了上市筹集资金110亿元,股东已付出巨大牺牲,仅仅一年后,如果再进行大规模融资,一旦原有股东拿不出资金,股本就会被稀释。 (一)董事会 权衡了当前筹集资金的紧迫需求和股东的利益,董事长提出了一个思路:“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并开具一剂药方:“加权风险资产盈利率”考核指标。 董事会的意图是:在保持利润快速增长的同时,资产规模不要扩张过猛,减少常规放贷,大力发展占用资本金较少的中间业务。 (一)董事会 结论: 在招商银行100亿可转债个案中,董事会始终作为公司治理的主角,在问题出现时及时督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