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物理性有害因素 physical hazards 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概念 来源及职业暴露 高温对人体影响 高温对健康危害研究进展 高温作业概念 高温作业指工作场所存在生产性热源,其散热量大于23w/m3·h 或84kJ/m3·h的车间; 或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工作场所的气温高于室外2℃或2℃以上的作业。 高温作业类型与职业暴露源 高温作业对人体的影响 高温标准研制 噪 声(noise) 一、基本概念 1.声音与噪声: (1)声音:物质受力振动产生振动波,振动波由发声源通过空气介质向外传播,在一定频率和强度下所引起音响感觉。 (2)声波:能引起音响感觉的振动波。 声波频率范围—20~20000Hz。 声波具有波的特性,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34m/S,遇障碍物时,可被吸收、反射或绕射。 (3)噪声:是指干扰人们生活与工作,使人不舒适、厌烦以致难以忍受的声音。 绝大多数情况下,噪声是各种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声音无规律的组合。 在生产过程中,由生产性原因所产生的一切声音统称为生产性噪声。 2.声压与声压级: (1)声压:系指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对空气造成的压力。 声压与振幅大小成正比。 声压是反应音响感觉大小的指标之一。 (2)听阈声压与痛阈声压: 对正常人刚能引起音响感觉的声压为听阈声压(如频率1000Hz声波,听阈声压为2×10-5 帕 ); 声压增大到对人耳引起疼痛感觉时的声压为痛阈声压(如频率1000Hz声波,听阈声压为2×10帕)。 (3)声压级:系指用对数尺度表示的声压。单位为分贝(dB)。 计算公式:Lp=20lgP/P0(dB) 3.响度级: (1)人的主观音响量决定于声压和频率。 (2)响度级:以1000Hz纯音作为基准音,不同频率纯音与基准音比较,达到主观音响感觉与基准音同样响时,则此基准音的声压级为该纯音的响度级。单位为phon。 (3)等响曲线:系指将各种频率的同一响度级绘制成的曲线。 声级计(A、B、C)中的计权网络的设计是以等响曲线为基础的,如A声级计是模拟人对40phon的等响曲线。 二、噪声的分类 1.根据来源分为:生活、交通、生产、军事等噪声。 2.生产性噪声分为:机械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3.根据噪声持续时间和形态分为:连续与间断噪声、稳态和非稳态噪声(波动范围5dB)、脉冲噪声(噪声持续时间小于0.5S、间隔时间大于1S,声压变化大于40dB)。 4.根据频率特点:低、中、高频噪声与窄频、宽频噪声 三、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1.特异性: 暂时性听阈位移 (temporary threshold shift TTS): 属于功能性损害,听阈位移通过休息仍可完全恢复。包括听力适应和听觉疲劳。 (1)听觉适应:短时间进入强噪声环境,开始感觉声音刺耳、不适、耳鸣,同时出现暂时听力下降,听阈升高10~15dB,脱离噪声环境后数分钟内即可恢复正常。 (2)听觉疲劳:较长时间暴露于强噪声,听力可出现明显下降,听阈上升超过15dB,脱离噪声环境后需要数小时甚至十几小时才能恢复。 永久性听力位移 (permanent threshold shift PTS): 属于病理性损害,通过休息不能恢复,为不可逆的听力损害。包括噪声性听力损伤和噪声性耳聋。 (3)噪声性听力损伤:主要是高频听力损伤,低频特别是语言频段听力尚未受影响。 (4)噪声性耳聋:听力受损影响到语言频段,主观上感到语言听力障碍。 爆震性耳聋: (1)定义:是指在爆破、武器试验等作业中,由于防护不当可因强噪声和冲击波造成急性听觉系统的严重损伤。 (2)表现:鼓膜破裂、中耳听骨错位、韧带撕裂、内耳螺旋器破坏、甚至出现脑震荡。 2.非特异性损害: (1)干扰睡眠、休息和工作效率。 (2)躁性神经官能症。 (3)其他: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等。 四、影响噪声对人体作用的因素 1.噪声的强度:工龄大于5年连续接触噪声80dB有10%、90dB20%、100dB70%出现听力损伤。 2.暴露时间:听力损伤随暴露时间延长而加重,一般前10年影响大,以后逐渐减小,一般不发展至全聋。 3.噪声类型:高频﹥低频、窄频﹥宽频,脉冲﹥稳态、持续﹥间断。 4.个体差异:敏感个体及耳部疾患影响噪声危害程度。 五、工业噪声的防护措施: 声源 传播 人耳 控制和消 阻断传 个人 除噪声源 播途径 防护 六、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 工作地点噪声声级的卫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