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ppt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它在不经意间阐述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人生之路就在你的脚下.没有人能够告诉你,你的人生之路会延伸到何方,只有你自己跋山涉水,踏平坎坷,才会知道答案. 预习展示: 1、什么叫遣唐使?他们的活动对日本什么影响? 2、唐朝时中印交流最杰出的使者是谁?他 有什么贡献? 3、唐玄宗时,东渡日本高僧是谁?他有何感人事迹? 4、你怎样评价唐长安城? 1、遣唐使 鉴真东渡 鉴真(687~763) 唐代律宗僧人。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晚年受日僧礼请,东渡传律,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奈良。在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历史功绩。 这是真的吗? 真真假假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这是确实存在的人物,《西游记》所记之事,在我们连云港花果山都有历史证物。 这是真的吗? 《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玄奘西行 《西游记》中把玄奘法师描写成一个懦弱无能、临事而惧的师父。其实,历史上的玄奘是个气宇轩昂、意志坚强的美男子,在当时的佛教界,对佛学钻研之精深,恐无出玄奘之右者 。 玄奘西行 玄奘(602年-644年/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俗姓陈,本名祎(yi),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佛教法相宗创始人。高僧,佛教学者、旅行家,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唯识宗的创始者之一。 玄奘西行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自长安出发去印度取经,时年玄奘二十八岁。当时的政府明令不许百姓私自出国,各主要道路关隘的稽查很严,然而玄奘意志坚决,终得偷出国门。经过哈密、高昌、龟兹,越天山,至素叶城,出铁门,渡缚刍河,越大雪山,进入北印度。当他渡过八百里沙漠时,曾有四日四夜无一滴水入口,然玄奘决心已定,发誓:宁可向西走一步就死去,也决不向东一步以求生,终于冒险西行数万里到达印度。 玄奘西行 阅读课文第38页的“材料阅读”,想象一下: 玄奘西行途中的艰难程度?有何精神值得我们汲取? 点评玄奘 对联一幅: 上联:历尽千难万险求取天竺真经 下联:感受九死一生促进中印交流 横批;玄奘西行 诗歌一首: 只要意志坚,再难也不怕。 永往直前去,成功在眼前。 三、长安城 1、长安城的历史地位? 2、它有何布局特点?(看图) 1、说说遣唐使是怎么回事? 遣唐使就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对日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日本社会进步的使者。 反思历史 材料一: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唐代中日之间交流盛况空前。 材料二: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先后发动了甲午战争、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问⑴对比两则材料,你认为中日之间哪一种关系好,为什么? ⑵材料二反映的事是真的吗?现在的日本右翼分子却值矢口否认,作为中国人你有何想法? 每课一得 ⑴唐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对外国有何影响?对本国自身是否有作用呢? ⑵这对我们今日中国发展有何启示? * 一、遣唐使与鉴真东渡 什么是遣唐使? 日本为何要派“遣唐使”来唐朝? “遣唐使”给日本社会带去 了什么?(影响) 1、遣唐使 遣唐船 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艺术以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日本。 鉴真东渡是唐朝时期对外文化交流史上一件大事,请填写下表: 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 是否归国 独行还是结伴 途中遭遇 目的地 身份 事件内容 2、鉴真东渡 交流概况—— 鉴真不仅在日本传播佛教, 而且将中国的建筑、雕塑、医学 等知识介绍到日本。 鉴真东渡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