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生态系统生态学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讲: 生态系统生态学 《基础生态学》课程 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几个主要内容 1、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组成、结构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按营养方式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这三者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biotic component,加上非生物成分,就是组成生态系统的四大基本成分。 1、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组成、结构 1、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组成、结构 2、种间关系or营养关系? 2、种间关系or营养关系? 2、种间关系or营养关系? 2、种间关系or营养关系? 3、能量流动 一、生态学的概念及内涵 生态环境? (3)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 生态系统中营养级数目一般不会超过5~6个; 生态系统是一个半开放的动态系统,要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演变过程,其早期阶段和晚期阶段具有不同特性。 2、达尔文与《物种起源》 共同祖先学说: 揭示了生物进化的事实,指出物种是可变的,所有的生物都来自同一祖先,生物的进化是一个树枝状的不断分化的过程。 2、达尔文与《物种起源》 自然选择学说: 提出了解释生物是如何进化的一个机制,认为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方式,是对生物适应性的合理解释。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达尔文与《物种起源》 达尔文进化论的局限性: 达尔文进化论只能解释生物物种的渐变,不能解释物种的突变。 达尔文进化论只包含了进化的必然性,未包含偶然性。 达尔文进化论只关注生物间的斗争,而忽略了协同、协作。 3、生物的五界系统 美国生物学家魏泰克(R.H.Whittaker)1969年提出 五界系统按复杂性增加的三个层次排列生命: 原核的单细胞(原核生物界);真核的单细胞(原生生物界);真核的多细胞(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 4、分子生态学 (1)分子生态学的发展 群体遗传学、生态遗传学和进化遗传学三门分支科学奠定了基础,最早的研究工作可以追溯到70多年前。 Elton(1924)将动物数量的波动和非适应习性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是联系生态学和遗传学的第一位学者。 1992年,《Molecular Ecology》问世 。 4、分子生态学 (2)研究内容: 物种起源和进化的研究 濒危物种的研究,保护生物种群(如瓶颈效应研究,保育生态学) 行为生态学的研究,了解(繁殖)性别比例等 4、分子生态学 转基因生物释放的生态学评估应用 遗传分化与生理适应和形态分化 环境变化与基因表达的关系 环境变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地理变迁,环境污染等) 疾病的诊断、病因的解释等医学方面的应用 4、分子生态学 (3)研究方法: DNA 杂交,限制性片段分析(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DNA 指纹分析,多位点指纹和单位点指纹以及可变数量的衔接重复(VNTR),DNA 放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DNA 测序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 ,微卫星标记 simple tandem repeats,STRs 等。 5、环境生态学 (1)定义: 是指以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结合系统科学、物理学、化学、仪器分析、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生物与受人干预的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门科学。 5、环境生态学 (2)研究内容: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 5、环境生态学 5、环境生态学 二、生态因子 1、环境: 定义: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二、生态因子 (1)大环境与大气候: 大环境: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大气候:距离地面1.5 m以上的气候,如大气环流、地理纬度、距海洋距离、大面积地形等; 大环境的生物群系:热带雨林、温带森林和苔原等。 二、生态因子 (2)小环境与小气候: 小环境: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指小范围内的特定栖息地; 小气候:近地面1.5 m以内的气候,受局部地形、植被和土壤类型等因素的调节,与大气候差异大; 小环境更重要。 二、生态因子 2、生态因子: 定义: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 生态环境:所有生态因子就构成了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 生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二、生态因子 二、生态因子 (1)、生态因子的分类: 按其性质、特征及作用方式分为4类: 按性质(物理属性):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等。 按有无生命的特征: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 二、生态因子 (1)、生态因子的分类: 按其对动物种群数量变动的作用:密度制约因子(食物、天敌等生物因子)和非密度制约因

文档评论(0)

335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