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广西历史名人概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陈钦 陈钦(约公元前34年~公元15年) 西汉经学家,字了佚,苍梧郡广信县(治所在今梧州市,一说广东封开县)人。岭南地区最早的经学家,被清代大学问家屈大均称为“粤人文之大宗”。《左氏春秋》重要传人,贾护授陈钦,陈钦授王莽。一生研究《春秋》、《左传》,著有《陈氏春秋》(已佚)。 陈元 陈元,字长孙,陈钦之子,继承父业,对《左传》做了广博精深的考证与注释,著有《左传异国》(已佚)。东汉初年,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的论争再度掀起,重点放在是否设立《左传》博士的问题上。这场论战,陈元显出了卓越的学识、思辨力和毅力,取得了辩论的胜利。“帝卒立《左氏》学,太常选博士四人,元为第一”。 马援 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窦马村)人。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天下统一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东征西讨,西破羌人,南征交趾,官至伏波将军,因功封新息侯,被人尊称为“马伏波”。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甚得后人的崇敬。 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交阯女子征侧、征贰举兵造反,征侧自立为王,公开与东汉朝廷决裂。刘秀任命马援为伏波将军,扶乐侯刘隆为副将,率领楼船将军段志等南击交趾。建武十八年正月,马援斩杀征侧、征贰,传首洛阳。马援在交趾每到一处,都组织人力,为郡县修治城郭,并开渠引水,灌溉田地,便利百姓。 横县伏波庙位于云表镇站圩东南3公里的郁江乌蛮滩北岸,距县城28公里,是为纪念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今越南)、平定叛乱、定疆界、在乌蛮滩疏河通航而建的一座祭祀性建筑。始建年代不详。每年农历四月十四日伏波将军诞日,上至左右江,下至珠江口一般农家船民,都不远千里到伏波庙参加庙会盛典,缅怀伏波将军。(湖南株洲、广东徐闻、海南文昌等地都有伏波庙) 士燮(xiè) 士燮(137年-226年)字威彦,出生于交州的广信(今广西苍梧县)。其先祖为鲁国汶阳人,为躲避新莽末年的动乱而移居交州,经过六世到士燮的父亲士赐,士氏成为当地豪族,士赐曾于汉桓帝时任日南太守。士燮年少时师事刘陶,经逐渐升迁任交趾太守。士燮及其三个兄弟共领四郡,占岭南疆土过半。在步骘接管交州时积极配合,归附孙权,被孙权加为左将军。任交趾太守四十年。著有《士燮集》、《春秋经注》、《公羊注》、《谷梁注》。 公元187年(中平四年),士燮被任命为交趾太守。士燮趁当时交州大乱,各地几无管理的机会,上表让他的三个弟弟士壹、士黆、士武分领合浦、九真和南海三郡太守。就这样,士氏家族掌控了交州实权,成了雄霸一州的地方豪强。 公元226年(黄武五年),士燮病逝,享年九十岁。孙权对士氏家族始终是提防和忌惮的。士燮死后,孙权立刻下手换人,其子士徽不愿交出太守之位,举兵反叛,最终身死族灭。士氏在几近灭门之灾后再无一人能够执掌甚至一郡之职。 陈寿《三国志》:士燮作守南越,优游终世,至子不慎,自贻凶咎,盖庸才玩富贵而恃阻险,使之然也。燮体器宽厚,谦虚下士,中国士人往依避难者以百数。耽玩《春秋》,为之注解。 司马光《资治通鉴》:士燮体器宽厚,中国人士多往依之。雄长一州,偏在万里,威尊无上,出入仪卫甚盛,震服百蛮。 胡三省:天下肴乱,燮雄踞偏州,人但知其威尊,无复知有天子也。 在岭南及越南历史上士燮威望极高,不在赵佗之下。后越南陈朝追赠士燮善感嘉应灵武大王。 《四字经》:三国吴时,士王为牧,教以诗书,熏陶美俗。 吴士连:士王在位四十年,寿九十年。宽厚谦虚,人心爱戴。保全越之地,以当三国之强。既明且智,足称贤君。王器礼宽厚,谦虚下士。国人爱之,皆呼士王。汉之名士避难往依者以百数。我国通诗书,习礼乐,为文献之邦,自士王始。其功德,岂特施于当时,而有以远及于后代,岂不盛矣哉! 牟子 牟子(170年~?),名融,字子博。苍梧郡广信人。东汉末年佛学家。苍梧隐士,自幼博览群书,博学多才。他精通诸子百家,成为广西最早研究佛学的人,极力推崇老子的『绝圣弃智,修身保真』的学说。 牟子原是儒生,博览经传。东汉中平6年(189)灵帝死后,天下混乱,他与母避难交趾,26岁回故乡苍梧(治所在今广西梧州市)娶妻。因感“方世扰攘,非显己之秋”,执意不仕,而致志于佛教,兼研《老子》。“世俗之徒多非之者,以为背五经而向异道”,乃作《理惑论》答辩,针对佛教传入中国后所引起种种议论和疑难,分别给以辩解。《理惑论》糅合儒、道各家学说,是中国第一部佛学专著。 二、唐代至明代 钦州宁氏 宁猛力,廉州(今广西合浦北)人。“南海以西溪洞,自汉晋以来,宁族最大。世为俚帅,蛮獠皆归之”(《广东通志》卷55“宁纯传”)。宁氏便是俚人另一大族。梁朝参与镇压李贲之乱的宁巨,是罗州刺史(州治在今广东化州)。南朝往往授土族以当地行政长官之例,宁巨恐即聚居于南海以西的俚人之首领。初猛力恃强,不肯投附

文档评论(0)

x55111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