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方剂学问答题.doc
名词解释:
1.十剂:“十剂”说始于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条例》,原是针对药物按功用分类的一种方法。宋·赵佶《圣济经》于每种之后加一“剂”字,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中说:“制方之体,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剂是也。” 用为方剂分类法。
2.八阵:“八阵”出于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即补、和、攻、散、寒、热、固、因,用为方剂分类法。是对原有功用(治法)分类方法的发展。
3.辛甘化阳:按中药的性味配伍的用药法或治法,指辛味药与甘味药配伍同用,有助于人体阳气的化生或化生阳气以助散寒。如桂枝汤中辛味的桂枝与甘味的炙甘草配伍同用,可以化生卫阳。
4. 酸甘化阴:按中药的性味配伍的用药法或治法,指酸味药与甘味药同用,有益于滋化人体阴液的生长。如桂枝汤中酸味的芍药与甘味的炙甘草配伍合用,可以化生营阴。
5. 逆流挽舟:是一种治疗外邪陷里痢疾的治法。外邪陷里而成的痢疾,可以用解表剂疏散外邪,使表气疏通,里滞亦除,其痢自止;这种治法称为“逆流挽舟”法。方如败毒散,原方治疗气虚外感证,清代医家喻嘉言用本方治疗外邪陷里而成的痢疾。并认为本方能使陷里之邪,还从表出,痢疾得愈,并称其为“逆流挽舟”法。
6.釜底抽薪:指用寒下通便法泻去热结里实的治法。如用大承气汤治疗实热内结积滞肠胃,症见“痞”、“满”“燥”、“实”以及谵语、潮热,脉实等热盛伤津的里热实证,通过泻下,邪热积滞随大便泻下而解,使里热得清。此治法犹如抽去锅下燃烧着的柴草,以降低锅内温度一样,喻为“釜底抽薪”法。
以泻代清:用泻下药治疗里热证的一种治法。针对里热病证,可用清热药和泻下药配合同用,配合泻下药的目的是为了清泄里热,这种治法称为“以泻代清”。方如凉膈散用大黄、芒硝、甘草泻火通便,清泄中上二焦实火。
7.培土生金:即补脾以益肺,属于“虚者补其母”的间接补益方法。脾为土脏,肺为金脏,脾土肺金为相生之脏,通过培补脾土,可达到治疗肺脏亏虚病证的目的,代表方参苓白术散。
8.阴中求阳:补阳方中兼用补阴药的配伍方法。指对于阳虚病证,用补阳药同时,宜佐以补阴之品,以阳根于阴,使阳有所附,并可藉阴药的滋润以制阳药的温燥,使之补阳而不伤津。代表方如右归丸。
9.阳中求阴:补阴方中兼用补阳药的配伍方法。指对于阴虚病证,用补阴药同时,宜佐以补阳之品,以阴根于阳,使阴有所化,并可藉阳药之温运,以制阴药的凝滞,使之滋而不滞。代表方如左归丸。
10.刚柔相济:方剂用药配伍法。刚指刚燥之品,多具温阳,燥湿之功;柔乃阴柔滋润之品,多具滋阴润燥作用。刚燥太过则伤津耗阴,阴柔滋润易呆滞脾胃,壅中滞气,刚柔相济能优势互补。方如黄土汤用药刚柔相济,刚药温阳而不伤阴,柔药滋阴而不损阳,共呈温阳健脾,养血止血之功。
11.增水行舟:即增液润下法。用寒凉甘润、补阴增液、润肠通便药为主组方,治疗热邪伤津,津亏肠燥,无水舟停所致的大便秘结。如增液汤滋阴养液,生津润燥以治疗阳明温病,津亏肠燥的便秘;此寓泻下于滋阴养液之中的用药,即“增水行舟”之法。
简答题:
1.常见的方剂分类法有哪些?
常见的方剂分类法主要有七方分类说、病证分类法、祖方(主方)分类法、功用(治法)分类法、综合分类法。
“七方”说(大、小、缓、急、奇、偶、复)始于《黄帝内经》。按病证分类有:《五十二病方》、《伤寒杂病论》、《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普济方》、《张氏医通》、《兰台轨范》,并包括脏腑分类的《备急千金要方》、以及病因分类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等。组方(主方)分类法有《祖剂》、《张氏医通·祖方》。按功用(治法)分类法有《圣济经》的宣、通、补、泻、轻、重、涩、滑、燥、湿剂(《伤寒明理论》明确提出“十剂”说),《景岳全书》补、和、攻、散、寒、热、固、因的“八阵”分类法,及《医学心悟》的八法分类。
2.简述八法的含义及其适应证。
“八法”是清代医家程钟龄根据历代医家对治法的归类总结而来的。其含义及其适应证:
汗法
吐法
下法
和法
温法
清法
消法
补法
3.“君、臣、佐、使”各有什么意义?以麻黄汤为例说明之。
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有两种意义。①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②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有三种意义。①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②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③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使药:有两种意义。①引经药,即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②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在麻黄汤中,辛温的麻黄,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宣发肺气以平喘逆,为君药;
桂枝辛甘温,解肌发表,助麻黄发汗散寒;温通经脉,解头身之疼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整个键盘分为五个区.ppt
- 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口算 PPT.ppt
- 整形修剪02.ppt
- 整形咨询.docx
- 文件管理2.ppt
- 文化丨让文骚们欲罢不能的10部英国电影.docx
- 文明你我他.ppt
- 文理分科介绍.doc
- 文稿格式.doc
- 文言“而”“何”的用法.doc
- 初中数学课堂数学建模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物联网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的智能照明控制与节能技术创新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幼儿园阅读环境创设中的环境创设材料选择与幼儿阅读行为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英语课堂中AI辅助教学决策的实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课程资源均衡化发展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挑战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生社团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历史教学中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商业模式创新与绿色建筑协同发展策略.docx
- 2025年智能睡眠监测设备技术原理与应用市场分析报告.docx
- 基于大数据的小学数学智能研修模式构建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