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节肢动物分类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是最高等的原口动物类群。 身体异律分节,具带关节的附肢。具几丁质外骨骼。具发达的横纹肌。具混合体腔和开管式循环系统。陆生种类用气管或书肺呼吸,马氏管排泄。水生种类用鳃或书鳃呼吸,后肾型腺体排泄。 异律分节 身体各节形态和功能不同,相邻体节愈合形成不同体区,完成不同生理功能。 甲壳类、多足类和昆虫前六个体节愈合形成头部,是取食和感觉中心。甲壳类头部与头后体节联合形成头胸部,多足类头后部的体节构成躯干部。昆虫头后部的三个体节成为胸部,是运动中心,胸后体节成为腹部。是生殖及代谢中心。 分节的附肢 节肢动物一般每个体节有一对附肢,与环节动物的疣足不同,本身具有分节,运动灵活,因此称为节肢动物。 附肢的分节以及着生的体区各不相同,形态和机能也发生变化,形成了口器、触角、各种形式的足和辅助呼吸、生殖等生理功能的结构。 分类 根据异律分节、附肢、呼吸和排泄等,将现存节肢动物一般分为六个纲。 原气管纲(Prototracheata) 该纲兼有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特征。似环节动物:身体蠕虫状,无外骨骼,只有角质层并具有环纹。附肢不分节,肌肉不成束,后肾管按节排列。 似节肢动物:头部具一对触角和大颚,为附肢特化而来。附肢末端具爪。循环系统为开管式,有血腔。以气管呼吸。 现存70种,生活在潮湿陆地上,如栉蚕。分布狭窄孤立,濒于灭绝。经济价值不大,在动物系统演化上有重要意义。 肢口纲(Merostomata) 身体分头胸部、腹部和尾剑三部分;没有触角,头胸部具头胸甲,有六对附肢,第一对为螯肢,后五对为步足;腹部第一对附肢愈合成板状,其余附肢变成书鳃。初孵幼体为三叶幼体,形似三叶虫。 本纲动物生活浅海海底,以蠕虫和壳薄的螺蚌等为食。统称“鲎”。 现存仅一目即剑尾目(Xiphosurida),一科即鲎科(Limulidae)3属5种。 三刺鲎(东方鲎、中国鲎、日本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 我国浙江以南浅海都产。身体棕褐色,头胸部宽约200mm,腹部侧缘刺雌体前3个细长,后3个短,雄体6个都细长。雄体第二对步足无小钳,末节为小钩。 蛛形纲(Arachnida) 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无触角,头胸部有六对附肢,第一对是螯肢,第二对是脚须,后四对为步足;与肢口纲相似,但与陆生生活相适应,呼吸器官为书肺和气管,排泄系统为基节腺和马氏管。 约60000种,多数陆生。分为10个目。 我国著名无脊椎动物学家——宋大祥 宋大祥,浙江绍兴人, 1935年5月9日生,1953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前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生物学系。1955年自华东师范大学动物学研究班毕业后赴哈尔滨师院任教。1957年考取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甲壳动物学研究生,1961年毕业留所工作,历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无脊椎动物学研究室主任、动物所副所长。 早期研究甲壳动物桡足类、枝角类及环节动物的分类区系和生物学。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研究蛛形类的系统学。曾赴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史密索年研究院、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联邦德国柏林工科大学生物学研究所、法兰克福圣肯堡博物馆、梅茵茨哥登堡大学、斯图加特国家自然博物馆、韩国蛛形学研究所、日本东京自然博物馆进行访问合作研究。 使我国蛛形学研究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在推动我国蛛形学发展和奠定我国现代蛛形学研究方面做出重要贡献。著作有《蚂蟥》、《中国蜘蛛》(英文)和甲壳纲、蛛形纲的《中国动物志》四卷。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河北大学教授,动物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动物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动物学命名委员会委员、国际蛛形学会理事。 蝎目(Scorpionida) 身体分为近方形的头胸部及细长分节的腹部。头胸部背面中线两侧有一对中眼,为极简单的复眼。前侧缘有2-5对侧眼,均为单眼。螯肢较小,末端钳状。脚须很大,末端为钳状,用以捕食。腹部包括7个体节组成的与头胸部等宽的前腹部和5个体节组成的细长如尾的后腹部。后腹部末端有一尾刺,内有毒腺。 拟蝎目(Pseudoscorpionida) 与蝎目相似,但没有后腹部及尾刺。体小型,长4-8mm,头胸部由6节愈合形成,前侧缘有1-2对眼或缺乏。螯肢由2节组成钳状,端节可动,末端有丝腺开口。脚须强大,末端钳状,有毒腺开口。四对步足相似,末端具2爪。生活在腐烂叶下、土壤中。 避日目(Solifugida) 体长1-7cm,头胸部6节,背甲分为前后两部分,以关节相连。前甲大,有一对眼;后甲小,无眼。螯肢强大,向前伸出,呈钳状。脚须腿状,用以捕食。第一对步足较小,用作触觉器。腹部由10-11节组成,分节明显。主要生活在热带及亚热带的沙漠地区,隐藏在石下或穴道内,昼伏夜出。 鞭蝎目(Pal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