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灵宝市第三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荷塘月色》导学案 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理清全文结构,掌握本文描写的景物特点及情景交融的写法,领略景物美。
2、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探究景物描写中寄予的感情,体会情感美。
3、学习本文细腻、传神的语言,欣赏散文的语言美。
【学法指导】
1.知人论世:
对于文学的创作主体而言,时代之安宁与纷扰、国家之繁盛与衰歇、个人之荣辱与浮沉,自然感之于心,形之于文。于其文便可见出其人之情,缘其情便可寻求其生活遭际,进而窥及色彩斑斓之社会一角。将人物与时代紧密结合,力求做到“知人论世”
2.关于散文:
散文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她就像一壶清茶,在炎热的夏季带给我们清凉的慰藉;在深秋的寒气中送来舒心的温暖。
散文重在抒情,但情有独钟,情有所系。《文心雕龙》说:“人禀七情,应物而动。物色三动,心亦摇焉。”眼前的物象唤醒记忆中的表象,情感体验也一同苏醒,于是心物感应,情景相生,触景生情,缘情造景。正所谓 “一切景语皆情语”。 写景是为了抒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
【基础预习】
1、在下列词语的括号内注音
煤屑 ( ) 幽僻( ) 蓊郁( ) 踱着( ) 弥望( ) 袅娜 ( ) 霎时( ) 颤动( ) 脉脉( ) 酣眠 ( ) 参差 ( ) 乍看 ( ) 媛女( ) 纤腰 ( ) 沾裳 ( ) 敛裾 ( )
2、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保持清白,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字佩弦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他,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毛泽东曾热烈赞扬其“宁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高尚气节。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3、查找积累与“荷”有关的诗句
【文本探究】
1、读一读,看看哪些段落具体描写“荷塘月色”。你喜欢哪些描写?用你的理解尽情朗读。
2、想一想:朱自清先生描写了荷塘的哪些景物?各有何特点?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
⑴、着力描绘的景物有:月下荷塘、塘上月色
⑵、景物特点:
月下荷塘:
主要写了 景物 特点 修辞
手法 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荷香: 通感 塘上月色:主要写了“ ”“月下花叶”“ ”等。
写 :如水(泻)、青雾(浮)
写花、叶: 写 : 画在荷叶上
写光与影:如小提琴名曲
3、探一探: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荷塘的?,找出本文描写作者心情的语句,理出作者的行踪以及作者的感情变化。
行踪: 变化: 4、品一品:
⑴诵读找出本段你最喜欢的一句话,品味语言的妙处?⑵诵读第五段,? 找出本段当中你认为用的最好的是哪几个字?
片段写作练习写一段特定环境下的景色,如校园的早晨,公园的景物,节日的夜晚等要求学习朱自清的遣词用句,抓住景物的特点,采用合理顺序和即景抒情,用上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不少于字 )?【课堂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脉脉(mò)??? 颤动(zhàn)? 乘凉(chéng)?? 独处(chǔ)的妙处(chù)
B.酣睡(hān)?? 参差(cī)??? 袅娜(nuó) 蓊蓊郁郁(wěng)
C.点缀(zhuì)? 倩影(qiàn)? 皱缬(xié) 梵婀玲(fán) D.惦着(diàn)? 羞涩(sè)??? 宛然(wǎn) 踱着步(dù)
2.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C.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3.与“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中“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弥留之际 B.欲盖弥彰 C.弥天大谎 D.弥补过失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月光如流水一般, 地泻在这一片叶子与花上。 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①虽然是满月,②天上却有一层 的云,③所以不能朗照;④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着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却有着和谐的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东省始兴县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
- 广东省湛江市高三政治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
- 河北省矿区中学高一生物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 贵州省都匀市中考历史真题试题.doc
- 河北汇园中学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二 古代中国农耕经济 人民版.doc
- 广东省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粤教版.doc
- 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导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河南省济源市高一政治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 广东省墨江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
- 河南省八年级数学下册 17.4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17.5零指数幂与负整指数幂同步练习(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