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包扎方式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影响的临床观察.docVIP

不同包扎方式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影响的临床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包扎方式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影响的临床观察.doc

不同包扎方式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影响的临床观察 向青天1,陆万青1,于亚军1,赵凤东2 (1.江苏省响水县人民医院骨科,江苏 响水 224600;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 【摘要】目的 观察和分析不同包扎方法处理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7月到2012年1月,共处理的跟骨骨折术后病例32例(36足,其中双侧跟骨骨折者4)linical Observ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Wrapping Way for post-operation of Fracture of Calcaneum 跟骨骨折是足部常见骨折之一,占跗骨骨折的60%[1]。跟骨骨折术后并发多,常见有感染、皮瓣坏死、内固定外露等,处理颇为困难[2]。如何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对广大骨科医生是一个挑战。我们对跟骨骨折术后采用连续三天加压包扎处理,取得良好效果,报导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年月致2012年月我科手术的跟骨骨折病临床资料共计其中双侧跟骨骨折者4)男足,女足,年龄17-岁,平均3.4岁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足,交通事故等其它原因足。受伤到手术时间2小时,平均5。Sanders分型Ⅱ型2足,Ⅲ型足(x±s) 组别 伤口干燥时间(d) 伤口愈合时间(d) 引流量(ml) 并发症例数 对照组n=20 6.72±12.37 19.88±9.38 160±22.76 4 实验组n=16 3.99±8.16 16.14±10.21 88±18.57 1 P值 P0.05 P0.05 P0.05 P0.05 3.讨论 跟骨骨折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多,如皮肤软组织感染、坏死等[2, 3]。Barei等[4]报导跟骨手术术后感染率高达3%-5%,Benirschke等[5]报导切口皮肤坏死率为8-9%。足跟部因特殊的解剖学因素术后常有肿胀等诱发切口感染、皮瓣坏死等并发症[6]。术后通畅的引流及完善的加压包扎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术后每天换药可以及时的观察伤口情况,了解有无坏死、感染等以便及时处理,但存在切口渗液多、易皮下积液等不足。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①跟骨主要组成是松质骨,术后渗血多[7]。②足跟上部皮肤软组织薄,手术切口较大,静脉、淋巴回流系统差易肿胀。③足跟部有腓骨长短肌等骨腱通过,肌腱鞘有滑液渗出。关节面的软骨也有一定的滑液渗出。本组实验组患者采用术后连续三天加压包扎,切口干燥时间为3.99±8.16天、引流量88±18.57ml,明显减少了切口内各种渗出。减少了切口皮缘“浸泡”在渗出液时时间,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加压包扎可以使软组织紧贴在骨及内固定物面,一方面减少了软组织内渗血,另一方面对松质骨渗血也起到了加压止血的作用。肌腱鞘内的渗出同样在加压的作用下也可以大大减少渗出,从而保护了切口。跟骨骨折多为压缩性骨折,皮肤软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挛缩,加之水肿及术后内固定物的占位,切口有一定的张力,加压包扎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是外固定减张作用,促使伤口愈合。 综上所述连续加压包扎可以有效的减少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渗出,促进伤口愈合。其作用机理目前仅限于临床观察,具体的微观机理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Eastwood, DM, Phipp, L. Intra-articular fractures of the calcaneum: why such controversy. Injury, 1997,28(4):247-59 [2] Grala, P, Mankowski, B, Machynska-Bucko, Z. Complications of dislocated calcaneal fractures. Ortop Traumatol Rehabil, 2007,9(2):198-205 [3] 谢发清, 张媛, 李永祥, 等. 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 中国骨伤, 2010,23(2):93-94 [4] Barei, DP, Bellabarba, C, Sangeorzan, BJ, et al. Fractures of the calcaneus. Orthop Clin North Am, 2002,33(1):263-85, x [5] Benirschke, SK, Sangeorzan, BJ. Extensive intraarticular fractures of the foot. Surgical management of calcaneal fractures. Clin Orthop Relat Res, 1993,(292):128-34 [6] 高堂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