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2 单糖及低聚糖 一、结构 1.单糖的结构 * 醛糖:D-甘油醛 衍生而来 葡萄糖、甘露糖、核糖、木糖 * 酮糖:二羟基丙酮 衍生 果糖、山梨糖、木酮糖 (四)淀粉的糊化 1.概念 生淀粉(β -淀粉): 分子间 氢键,胶束,结构紧密 淀粉悬浮液加热到一定温度,淀粉分子突然膨胀, 体积比原来增加数十倍(膨润现象), 继续加热, 变成粘性的糊状溶液,这种现象叫糊化(?-化)。 ?-淀粉: 处于糊化状态的淀粉 糊化分3个阶段: ① 可逆吸水阶段 ② 不可逆吸水阶段 ③ 淀粉粒解体阶段 糊化温度: 糊化开始的温度、糊化完成的温度 β-淀粉:不易消化吸收 ?-淀粉: 易消化吸收 糊化的本质: 由β-淀粉转变成 ?-淀粉 2.影响糊化的因素: ① 淀粉本身的分子结构: 支链淀粉比直链淀粉易糊化 同种淀粉,颗粒大,易糊化 ② 水分含量: 水分含量低,不易糊化 ③ 糖: 高浓度糖液 降低糊化速度、糊粘度、凝胶强度 ④脂类: 阻碍糊化 3. 低聚木糖 4. 异麦芽酮糖 (帕拉金糖) α-1,6-糖苷键 功能性低聚糖的生理功能: ① 促进双歧杆菌增殖,称 双歧杆菌增殖因子 ② 减少有毒发酵产物、有害细菌酶的产生, 抑制病原菌和腹泻 ③ 防治便秘 ④ 增强免疫力,抗肿瘤 ⑤ 降低血清胆固醇 ⑥ 保护肝功能 ⑦ 合成维生素,促进钙的消化吸收 ⑧ 低(无)能量,防龋齿 (四)环状糊精: 又称 沙丁格糊精、环状淀粉 聚合度为6、7、8个 葡萄糖,称 ?、?、?-环糊精 性质: 环内侧比外侧疏水, 疏水物质被环内侧吸附 用途: ① 速溶食品的保香剂: 香气成分与环糊精形成包合物,挥发慢 ② 改善食品的气味和风味: 降低橘汁苦味 大豆脱苦涩、豆腥味 §4.3 多 糖 一、结构 数个单糖连接 → 长链聚合物 线状 或 分支 同多糖:水解 → 相同的单糖残基 (淀粉、纤维素) 杂多糖:水解 → 不同的单糖残基 (果胶、半纤维素) 二、性质 1.溶解性:亲水性较强,易水合、溶解 2.黏度: 大 3.凝胶: 氢键、 疏水相互作用、 范德华力、 离子桥联、 缠结、 共价键 4.水解 酶促水解 酸催化水解 碱 稳定 但: 果胶 水解 5.风味结合功能 6.生理活性: 膳食纤维 真菌多糖 一、淀粉 (一)结构 淀粉粒. 分:直链淀粉(葡萄糖 ?-1,4糖苷键)、 支链淀粉(?-1,4、 ?-1,6糖苷键) §4.4 食品中的主要多糖 结晶区 非结晶区(无定形区) 类别 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 基本构成单位: ?-葡萄糖 ?-葡萄糖 键型: ?-1,4糖苷键 ?-1,4、?-1,6糖苷键 聚合度: 100~6,000 6,000 分子量: 3.2X104 ~1.6X105 1X105 ~ 5X108 分子形状: 线型,呈螺旋状 树枝 直、支链淀粉的异同: (二)物理性质 白色粉末 含水量较高(12%): 羟基 淀粉与碘→有颜色的复合物: 直链淀粉:棕蓝色 支链淀粉:兰紫色 糊精与碘: 颜色随糊精分子质量递减 蓝、紫红、橙、无色 与直链淀粉形成复合物: 脂肪酸、醇类、表面活性剂 1.酸水解法 (三) 水解反应 紫色糊精、红色糊精 、无色糊精、麦芽糖、葡萄糖 不同来源的淀粉,酸水解难易不同。 支链淀粉比直链淀粉易水解。 2.酶水解法 (1) ?-淀粉酶:内切酶 从内部随机分解?-1,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