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5年稻水象甲控防技术方案.doc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稻水象甲控防技术方案

附件1 2015年稻水象甲控防技术方案 2014年稻水象甲发生面积950.1万亩次,涉及23个省(区、市)324个县(市、区),发生面积基本与上年持平,但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增疫情发生省级行政区1个、县级行政区23个,对我国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有效遏制稻水象甲扩散蔓延,扎实做好2015年防控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1.防控目标 及时扑灭新发区零星疫情点,切实降低老发生区虫口密度和危害程度,将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并有效延缓扩散蔓延势头。 2.防控策略 未发生区着力破除监测盲点,加强监测调查;发生区积极贯彻分区治理的理念,在大力封锁扑灭零星疫点的同时,按照“狠治越冬代,挑治第一代”的原则持续控制连片为害,并认真落实检疫监管措施,有效阻断疫情传播扩散途径。 3.防控措施 在稻水象甲发生区和扩散高风险区科学进行监测布局,在水稻生长期定期开展田间调查,并在有条件的地方采用杀虫灯进行诱集,准确掌握疫情发生动态和扩散趋势。发生区选择有代表性的发生田块重点监测发生与危害动态。未发生区选择毗邻发生区边缘的稻区、沿江河等水域以及铁路和公路枢纽沿线水稻田、村寨周边稻田等传入风险较高区域,以及水稻主产区、水稻制种基地等传入影响较大区域重点监测疫情是否传入。 3.2检疫监管 按照《水稻种子产地检疫规程》进行产地检疫,加强对水稻制种基地和秧田的检疫监管。禁止发生区内未经检疫的稻种、稻秧、稻草和饲料(草)等寄主材料运出,携带疫情的必须在检疫机构指导下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来自发生区的寄主材料及交通工具等进行严格检疫检查,禁止使用发生区的稻草作为铺垫材料和包装材料。必要时,可依法在发生区与未发生区交界处的交通要道设立稻水象甲临时检查点,严格进行检疫检查。 3.3化学防治 针对不同防治时期和不同虫态,合理选择“拌、喷、撒、浸”施药技术。施药范围主要是秧田和受害稻田,同时加强对田埂、坡地、沟渠杂草孽生地等稻水象甲越冬场所和危害公共区域的防治。防治时要掌握好施药时间,做到施药周到、全面,不留死角。防治药剂要做到科学合理轮换使用。每次防治后应进行防治效果检查,对防治效果不佳的田块要及时补治。 3.3.1拌种处理 水稻播种前,用种子处理剂进行拌种处理。推荐药剂:35%丁硫克百威种子处理干粉剂,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 3.3.2药剂喷施 主要在秧苗期和移栽后针对成虫防治。防治药剂推荐使用丁硫克百威、醚菊酯、三唑磷、辛硫·三唑磷、敌畏·马、氯虫·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哒螨灵等。 3.3.3毒土撒施 主要在秧苗移栽后针对幼虫防治,也可防治成虫。防治药剂推荐使用氯虫·噻虫嗪、丁硫克百威和三唑磷等。 3.3.4药剂浸秧 水稻移栽时,兑制好药液,将秧捆放入药液中浸泡30分钟后移栽,主要针对幼虫、成虫防治。防治药剂推荐使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 3.4农业防治 加强水、肥管理,适当浅水栽培,水稻生长期间注意晒田,使稻田泥浆硬化,抑制稻水象甲幼虫危害。水稻收割后,稻草实行灭虫处理,铲除稻田周边杂草。改变种植方式,推行旱育秧和无纺布旱育秧,有条件的地方可改种蔬菜、果树等非寄主作物。 3.5物理防治 可在水稻生长期设置杀虫灯诱杀稻水象甲成虫。育秧时可使用20目防虫网全程覆盖,防止越冬代成虫迁入危害。在拔秧移栽时,清洗秧根,降低秧苗上携带稻水象甲幼虫的数量。 3.6生物防治 稻田减少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保护蟾蜍、青蛙、鱼类、麻雀、螳螂、蜻蜓和蜘蛛等捕食性天敌。也可采用稻田养鸭、养鱼等模式进行生物防治。 附件2 2015年马铃薯甲虫防控技术方案 2014年马铃薯甲虫发生面积30.3万亩次,较上年增长24.2%。西线在新疆31个县(市、区)继续发生危害,东线尽管吉林扑灭了2013年新发的马铃薯甲虫疫情,但黑龙江3个市(县)相继发现马铃薯甲虫发生为害,再次警示了疫情从俄罗斯远东地区传入我国的现实风险,对我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构成严重威胁。针对马铃薯甲虫境外不断传入、境内加重危害的严峻形势,为扎实做好2015年防控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1.防控目标 西线老发生区集中连片种植区域虫口密度控制在百株10头以内,力保不暴发成灾、不向东扩散;东线继续巩固已发疫情的处置效果,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置可能的新发疫情点,防止马铃薯甲虫定殖为害。 2.防控策略 西线着力于控,实施“捕、诱、毒、饿、治”为主的马铃薯甲虫综合治理措施,延缓抗药性上升,降低危害损失,并以严格的检疫监管措施阻断扩散蔓延;东线着眼于防,科学设置马铃薯甲虫监测网点,规范开展监测调查,做到早发现、早处置。 3.防控措施 3.1调查监测 在马铃薯甲虫发生区、扩散高风险区和马铃薯优势产区科学进行监测布局,主要在马铃薯甲虫寄主作物和野生寄主的生长期开展监测。 3.1.1未发生区监测 未发生区重点监测是否传入,以寄主作物和野生寄主

文档评论(0)

170****05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