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试卷B.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9试卷B

…………….……………..装……………………订………………..线…………….…………….. 阜阳师范学院 2009  —— 2010 学年度第 2 学期考试卷 文 学院 2009级专升本 专业 训诂学 课程,共 3 页, 第1页,共印刷 64 份, 年 7 月 日 — 考试,任课教师 吕玲娣 拟题 汉语教研室 学号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总 分 备 注 得 分 阅卷教师签名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用于校勘的训诂术语中,指抄写、刊刻错误了的文字,叫__________。 2.东汉经学大师郑玄除了作《毛诗笺》外,还撰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著作,合称《三礼注》。《说文·部》“颠,顶也”“顶,颠也”。这种训诂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5.《史记》“三家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清代训诂学家引之的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强自取柱,柔自取束”。句中的“柱”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篇。 10.《经典释文》作者是唐代的。《广雅疏证》是清代训诂大师________的代表作。0分)1.奉唐太宗李世民之命编撰《五经正义》 A.孔颖达 B.毛亨 C.颜师古 D.陈奂 . A.《切韵》 B.《尔雅》 C.《释名》 D.《方言》 3.“”这句话作者是 A.?B. ?C. D.5.《》的作者是 A.王引之 B.王念孙????C. D.顾炎武 6. 8.训诂术语中,用来校正文字错误的术语是 A.为 B.当为 C.之言 D.貌.《诗经·邶风·终风》“终风且暴”。王引之解释“终”为 A.其 B.既 C.惟 D.. A.犹 B.貌 C.谓 D.读为 三、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3.少益嗜食,和于身。 少益:稍稍更加。 班 姓名 级 学院 …………….……………..装……………………订………………..线…………….…………….. 文 学院 2009级专升本 专业 训诂学 课程 共 3 页,第2页,共印刷 64 份, 年 07 月 日 — 考试,任课教师 吕玲娣 4.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 倦极:疲劳极了。 5.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 利:养。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直训 2、声训、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每题2分,共20分) 5.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8.武烈太子偏能写真,坐上宾客,随意点染,即成数人。 9.交关多使七成钱,籴粜无非两般斗。 10.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装……………………订………………..线…………….…………….. 文 学院 2009级专升本 专业 训诂学 课程 共 3 页,第3页,共印刷 64 份, 年 月 日 — 考试,任课教师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原因?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下文所运用的训诂方法作出具体分析说明(1分) 《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极有疲惫之义,倦极是同义复词,极犹倦也。《广雅·释诂》:“疲、惫,极也。”是极有疲、惫之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庸人之御驽马,亦伤吻敝笅而不进于行,胸喘肤汗,人极马倦。”极、倦对文,则极亦倦也。殷芸《小说》:“晋明帝为太子,闻元帝沐,上启云:‘伏闻沐久劳极,不审尊体如何?’答云:‘去垢甚佳,身不极也。’”其中“不极”极字,一本作“劳”。明极有劳义,而劳、倦义相通。

文档评论(0)

kabud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