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体”“南路体”“梅花体”研究.docVIP

“南安体”“南路体”“梅花体”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安体”“南路体”“梅花体”研究

“南安体”、“南路体”、“梅花体”研究 明代永乐、宣德之后,“台阁体”形成,朝野书法处于既狂热又单一的时期。至成化、弘治年间,人们的审美意识才有所改变,出现了规模较大的草书热。且这些草书家们带有很强的叛逆意识,对明代“台阁体”书法产生强烈冲击,“南安体”、“南路体”、“梅花体”书法也随之产生。 一 “南安体”是指张弼草书。张弼(1425-1487),字汝弼,号东海,华亭人。成化进士,官至南安知府,故称“张南安”。“南安,小郡也,以张故为名邦。”[1]张弼为官廉正,为人重气节,极有声誉。其公务之余雅爱诗书,不务家产,双袖清风,有“神仙太守”之称,朝廷官员及社会名流,多愿交之。 张弼以狂草名世,王鏊《震泽集》赞曰:“其草书尤多自得,酒酣兴发,顷刻数十纸,疾如风雨,矫如龙蛇,欹如坠石,瘦如枯藤,狂书醉墨人间,虽海外之国,皆购其迹,世以为颠张复出也。”[2]李濂《松渚集》谓其:“草书天趣逸发,论者推为一代冠冕。”[3]李东阳《送张君汝弼知南安诗序》更是大加赞叹:称其“尤雄于草书,乞其门者,踵接无虚日,卷轴填委,声名遍天下。”[4]张鼐先《进旧闻》还载其逸事:“东海张先生守南安时,各郡收兵议赏,武夫悍卒乃唯愿得侯墨妙,而过客亦往往罢诛求焉。岁以笔札佐郡费类此。”[5]其草书名动朝野,与此可见一斑。且以书法作品充当了不少郡用经费,这在书法史上也属罕见。 关于张弼草书的渊源,其友李东阳《刘户部所藏张汝弼草书诗》记曰:“自言早学宋昌裔,晚向怀素逃形踪。”[6]成化离明初不远,故学习宋广(昌裔)书法易见真迹。又因宋书源于怀素,张弼便寻根溯源“取法乎上”应属事实。若将张弼草与宋广比,显然笔法变化丰富,结体多取横势,带有一定的章草隶意。章法错落跌宕,似乎亦受张旭、宋克影响。 张弼草书多乘兴应酬之作,给人以乱头粗服缺少精致之感,他自己也深知这一点。程敏政《程篁墩集》载:“曩予问东海索书,辄谢曰:‘侍偶然有得意者,当举以为赠,不敢取应酬者塞命也。’然竟不获其所谓得意者,恒以置憾。”当好友才子学士程敏政向张弼索书时,其不想敷衍了事,想认真创作满意作品赠之,但直到逝世也未能如愿。可见他对一往的创作并不满意,还还没有达到其所追求的境地。李东阳记张弼艺事自评曰:“‘书不如诗,诗不如文。’又云:‘大字胜小字。’予戏之曰:‘英雄欺人每如此,不足信也。’”[7] 张弼自评文一诗二书三自有道理,世人爱好与艺术家的追求产生距离不足为奇。而所谓“大字胜小字”却有“英雄欺人”之谈,因其腕力不足在大字中表现的最为明显。如其《草书唐诗轴》(图一)笔力纤弱,难以让人称道。 正德后吴中书家崛起,张弼书名几被湮没,且对他的批评也逐渐增多。祝允明《书述》谓其:“始者尚近前规,继而幡然飘肆,虽名走海内,而知音叹骇。”[8]杨慎《墨池琐录》云:“张东海名曰能草书,每草书,凿字以意自撰,左右缠绕如镇宅符篆。文徵明尝笑之云:‘《草字集韵》尚未经目,何得为名书耶?’”[9]显然皆对张弼晚年的草书过分狂放不满。故其邑人董其昌《容台集》云:“东海在当时以气节重,其书学怀素,名动四夷,自是吴中书家辈出,声价少减。然行狎书尤佳,今见之者少耳。”董氏认为张弼行书水平在草书之上,他希望从另一个角度来确定张弼的历史位置。历史的看,张弼草书的出现,其意义不只是体现在书法水平上,在打破“台阁体”束缚倡导个性书风方面功绩尤著,故今人傅申说:“张弼出现后,草书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张弼一反他家乡松江盛行的风格,他主要写狂草,倾向于去除章草的成分。他的作品完全背离宋克、陈璧、沈度、沈粲等人所代表的元末明初阶段的传统。张弼的书法标志着一种新倾向的开始,到祝允明时达到顶峰。”[10]所论颇具慧眼。 在张弼草书的影响下,一个善草书的群体沿波而起。王世贞《艺苑卮言》曰:“有张天骏者,亦华亭人,以书直内阁,至工(礼)部尚书。用‘南安体’,更变轻弱。”[11]王氏在此明确地提出了“南安体”,并举出追随者的代表张骏。张骏(?—1509),字天骏,号南山,景泰举人,因工书选为中书舍人,直文华殿书办。正德时为太监刘瑾所用,以抄录功由光禄寺卿升为礼部尚书,也因此沾有阉党之污。《续书史会要》谓其书:“宗怀素,得其龙蛇战斗之势,论者病其伤于雕琢,又似婢学夫人,故居于张东海之下。”[12]世人将其与张弼合称“二张”,张骏草书较之张弼更加懦弱狂怪,瞩其《自书诗册》(图二)便会一目了然。“南安体”的代表书家还有萧显 1431-1506 ,字文明,山海卫人,成化进士,官至福建按察司佥事。善草书,李东阳谓其“为书尤沉著顿挫,自成一家,卷轴遍天下,传至外国。后来者,殆鲜及云”。[13]其曾作草书寄陈献章,陈氏作诗三首以记之,其一曰:“草圣留情累十春,熙熙穆穆果何人。如今到处张东海,除是谭生解识真。”[14]陈献章认为萧氏的草书境界很高,是得张弼草书真谛者。

文档评论(0)

kabud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