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神经系统的功能(12护本)汇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① 生理完整性:结构及功能上的完整性 ② 绝缘性:保证神经调节的精确性 ③ 双向性: ④ 相对不疲劳性: 神经纤维的分类 根据电生理学的特性分类 ① A类 Aα、Aβ、Aγ、Aδ ② B类 ③ C类 根据纤维直径的大小及来源分类 纤维 来 源 直径 速度 分类 Ⅰ 肌梭腱器官传入 12~22 70~120 Aα Ⅱ 皮肤触压觉传入 5~12 25~70 Aβ Ⅲ 皮肤痛温觉R传入 2~5 10~25 Aδ Ⅳ 无髓痛温机械R传入 0.1~1.3 1 C 6、中枢兴奋传布的特征 (突触传递的特征) (1)单向传递 (2)中枢延搁(突触延搁) (3)兴奋总和 (4)兴奋节律的改变 (5)后发放 (6)对内环境变化的 敏感性和易疲劳性 7、突触传递的可塑性 突触的可塑性:突触的形态和传递效能可发生较持久改变的特征 突触后增强: 习惯化和敏感化: 长时程增强和长时程抑制: 3、受体的调节 受体的上调: 受体的下调: 条件反射的生物学意义: 大大增强机体活动的适应性、预见性、灵活性、精确性,使机体对环境有更完善的适应能力。 (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机制: 1、神经元的主要功能。 2、神经纤维的分类。 3、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特征 4、突触传递传递过程。 5、周围神经系统的主要递质的分布、受体 及其效应。 6、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递质及其受体。 7、中枢兴奋传布的特征。 8、突触、神经递质、受体、兴奋性突触后 电位和抑制性突触的后电位概念。 9、中枢神经递质、中枢抑制的类型。 10、中枢抑制的现象及其。 3、躯体感觉 (1)触-压觉: (2)本体感觉 (3)温度觉 发生在机体深部 一般表现为慢痛 定位不清、伴有出汗、恶心等自主神经反应 患病器官 心 胃、胰 肝胆 肾结石 阑尾炎 体表疼 心前区 左上腹 右肩胛 腹股沟区 上腹部 痛部位 左臂尺侧 肩胛间 或脐区 (五)平衡感觉 主要与头部的空间方位有关 空间方位决定于前庭感受器的传入信息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1、特异性投射系统与非特异性投 射系统的传导特点和功能。 2、大脑皮层的体表第一感觉区、 视觉区、听觉区的位置和特点。 3、内脏痛的特点、牵涉痛的概念。 最后公路 外周 ②对侧伸肌反射 刺激强度加大,则在同侧肢体屈曲 反射的基础上,出现对侧肢体的伸直。 1、牵张反射的概念、类型及生理意义。 2、脑干网状结构对肌紧张的调节作用。 3、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 4、大脑皮质主要运动区的部位和特点。 5、大脑皮质运动信号的主要下行通路 及功能。 器 官 交感 副交感 心 脏 加强 减弱 血 管 收缩 少数血管舒张 支气管 舒张 收缩 胃肠运动 抑制 兴奋 逼尿肌 舒张 收缩(排尿) 瞳 孔 扩瞳 缩瞳 汗 腺 分泌 代 谢 糖原分解ENE分泌 胰岛素分泌 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生理意义 某些内脏反射的初级中枢,如 血管运动、排尿、排便、发汗和 勃起反射等。 (1)温度R (2)体温调节基本中枢(整合、处理) (3)体温调定点 边缘系统 调节内脏活动的重要中枢(内脏脑) 边缘系统的功能: 影响情绪(杏仁核、下丘脑腹内侧核) 影响摄食 杏仁核基底外侧核群.隔区 参与学习和记忆 海马环路 影响内脏活动 新皮层 功能:调节内脏活动 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瞳孔等) 三、本能行为和情绪反应的调节 三、本能行为和情绪反应的调节 1、简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结 构和功能特点。 2、简述自主神经的主要功能。 3、试述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 的生理意义。 4、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有哪些? 一、脑电活动 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电活动有: 自发脑电活动: 在无明显感觉刺激的情况下,大脑皮层自 发产生的持续的节律性电位变化。 皮层诱发电位: 在感觉传入冲动的激发下,大脑皮层某一 局限区域产生的较为固定的电位变化。 二 脑电图 正常脑电图的波形 一、学习和记忆 学习:是指人和动物不断接受环境变化的信息而获得外界知识 新的行为习惯或经验 的神经活动过程; (一)学习的形式 非联合型学习和联合型学习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式条件反射均属于联合学习。 ⑴经典条件反射 此时,灯光已成为进食的信号或条件,因而把铃声称为信号刺激或条件刺激; 条件刺激所引起的反射则称为条件反射。 可见,形成条件反射的首要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多次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 ⑵操作式条件反射 操作式条件反射是动物通过完成一定的操作所建立起的条件反射。 (3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