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5课《登岳阳楼》课件 语文版必修2
2.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3.诗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是什幺?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诗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是“高”。情感是欢乐喜悦,超脱豁达。 4.人们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你认为本诗第二联的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诗眼”分别“引”“衔”。“引”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带走的情境;“衔”形象地写出了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欢乐的情境。 * 登岳阳楼 (唐)杜甫 知人论世 杜甫,字 ,河南巩县人,自号 ,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是 、 ,真实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和老百姓的疾苦,因而被称为“ ”,他与李白齐名,并称“ ”,被人誉为“ ”。 子美 诗圣 李杜 诗史 “三别” “三吏” 杜工部 少陵野老 知人论世 写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杜甫由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此诗是诗人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会有怎样的感情呢? 读诗 1、听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2、齐读 3、自由朗读(抑扬顿挫和舒缓轻重) 4、背诵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chè róng sì 字音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节奏 二二一 二一二 初知意象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首诗用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置身诗境 1、在吟诵中感知诗歌意象及其特点 2、借助联想和想象,置身诗境,描绘诗歌的意境和画面 3、展示成果 洞庭水 岳阳楼 吴楚 乾坤 孤舟 辽阔宏伟 开阔博大 孤单漂泊 早就听闻洞庭湖水的波澜壮阔,今天有幸登上了岳阳楼来一睹洞庭湖的雄姿。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一分为二,分布于东南两边,苍茫无际的湖面上,波浪一浪掀过一浪,向天边汹涌而去,大地长天、日月星辰日日夜夜在湖里浮荡着,景象壮美极了!回头想一想自己,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透过这浩渺无边的洞庭湖,遥望关山以北,那里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一想到这,靠在窗轩之上的我不禁涕泪交流。 品诗 1、自主品析 你觉得诗歌的哪一联写得最好?试做简要分析。 品诗 2、深入透析 ①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②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缘景明情 1、从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一句,你感受到作者登楼的感情怎样呢? 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此时的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可谓百感交集。 探究 这种情感是怎么表现的呢? 虚实交错,今昔对照 用“昔闻”为“今上”蓄势,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缘景明情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让你联想到了谁的诗句?由此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曹操的诗句通过写沧海吞吐日月,写出了自己博大的胸襟。杜甫此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让我们感受到了洞庭湖的浩瀚无边、吞吐日月,同样壮阔。 意境:博大壮阔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这两句中最传神的两个字是?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景色特点? 坼 浮 “坼”字,诗人下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雄浑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景物特点:气势磅礴 宏伟壮丽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与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比较,各有怎样的妙处? 孟浩然的诗句写出了洞庭湖丰厚蓄积,澎湃动荡,极为有力,不仅写出其广大浩渺,还充满了活力。杜甫这一句诗的气象则更为阔大,其气度胸襟可说是“雄跨古今”。) 比较 “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选择型.ppt
- (七) 形容词和副词.doc
- (三)综合任务型.ppt
- (三)补全句子型.ppt
- (九) 时态和语态.doc
- (二) 冠词.doc
- (二)回答问题型.ppt
- (八) 动词.doc
- (十) 非谓语动词.doc
- (十二) 复合句.doc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7课 诗六首课件1 语文版必修2.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7课 诗六首课件2 语文版必修2.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6课《琵琶行并序》课件 语文版必修2.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7课《燕歌行》课件 语文版必修2.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7课《终南山》课件 语文版必修2.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7课《锦瑟》课件 语文版必修2.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8课 箱子岩课件2 语文版必修2.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7课《登幽州台歌》课件 语文版必修2.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7课《李凭箜篌引》课件 语文版必修2.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8课 箱子岩课件1 语文版必修2.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