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学期刑法学作业3.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09学期刑法学作业3.doc

201209学期刑法学作业3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某甲潜入一商店盗窃现金5000元,被保安人员抓住后,向保安人员捅了一刀,夺路而逃。某甲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 B、抢夺罪 C、抢劫罪 D、故意伤害罪 答案:C 第2题 甲乙共同实施盗窃犯罪,盗得财物后,甲离去。乙发现屋内有一熟睡的少女,顿起歹意,将少女强奸,对于强奸少女案的处理: A、甲乙构成共同犯罪 B、甲构成未遂,乙构成既遂 C、甲构成中止,乙构成既遂 D、由乙单独承担刑事责任 答案:D 第3题 我国刑罚的目的是: A、报应 B、惩罚 C、威慑 D、预防 答案:D 第4题 张某因盗窃罪被公安机关抓获,在审问中,张某又交代出曾犯强奸罪。张某的行为属于: A、自首 B、坦白 C、立功 D、揭发 答案:A 第5题 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该罪状属于: A、叙明罪状 B、简单罪状 C、引证罪状 D、空白罪状 答案:B 第6题 团伙犯罪( )。 A、属于一般共同犯罪 B、属于犯罪集团 C、是介于一般共同犯罪和犯罪集团之间的一种新的共同犯罪形式 D、应具体分析,凡符合犯罪集团基本特征的,应按犯罪集团处理,凡不符合犯罪集团基本特征的,就按一般共同犯罪处理 答案:D 第7题 对于教唆犯,应当( )。 A、按照主犯处罚 B、按照首要分子处罚 C、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处罚 D、与被教唆者(实行犯)同样处罚 答案:C 第8题 某甲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服刑12年后,因表现良好而被假释,在假释考验期内的第6年,其故意伤害他人,被判刑9年。根据刑法规定,对某甲应撤销假释,按数罪并罚的规定进行处罚,具体而言,对某甲应适用的刑法幅度或刑种是 A、应在9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 B、应在9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 C、应在12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 D、应决定执行无期徒刑 答案:D 第9题 犯人王某被判处无期徒刑,执行8年后减为15年有期徒刑,后来在执行4年后被假释,则其假释的考验期限应为( )。 A、11年 B、10年 C、7年 D、以上都不是 答案:B 第10题 国家工作人员挪用救灾款物归个人使用的,( )。 A、以挪用特定款物罪从重处罚 B、以挪用特定款物罪加重处罚 C、以挪用公款罪从重处罚 D、以挪用公款罪加重处罚 答案:C 多项选择题 第11题 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包括: A、剥夺政治权利 B、罚金 C、没收财产 D、驱逐出境 E、管制 答案:A|B|C|D 第12题 受贿罪的构成要件是: A、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B、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C、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D、为他人实际谋取了利益 E、亲自收受他人财物 答案:A|B|C 第13题 甲某提议让乙某帮助杀死其养父丙某,丙允诺事成后给一万元好处。期间甲乙二人多次预谋,甲还带乙某到丙某家窥伺作案地点,辨认丙某。某日甲某与乙电话联系,称当日下手机会最好,让乙以找丙某买三轮车为由进入丙家,将丙掐死。乙某按甲授意,到丙家,假意闲谈购买三轮车,伺机作案,后因不忍下手而离去。几天后,乙某因盗窃汽车案被审查期间,供述了上述事实。 A、甲某、乙某构成故意杀人罪共犯 B、乙某没有犯甲某所教唆的罪,甲某属于教唆的未遂,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C、甲某是教唆犯因而作为主犯处罚 D、乙某成立犯罪中止 答案:A|C|D 第14题 ( )由公安机关执行。 A、管制 B、拘役 C、剥夺政治权利 D、罚金 答案:A|B 第15题 甲某因为琐事与乙某发生争执,乙某转身离去。甲某则从地上捡起一根木棍追上,朝乙某头部猛击,乙某倒地后,甲某又朝其连击二下,致乙死亡。之后,甲某又到乙某办公室乱砸一气。甲某作案后跳井自杀未遂。经鉴定,甲某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 A、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 B、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 C、对甲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甲某不负刑事责任 答案:A|C 第16题 甲乙二人住在山区,当地野猪危害庄稼的情况严重,听说邻县使用“电猫”,效果很好。就去观察取经,并买回一台“电猫”。甲乙二人安装好电猫,并在野猪可能出没的山上拉上电线,距地面40厘米。在裸线通过的路口上均设置了警告牌,并告知通电的时间为:晚上7点开,早上6点收。村民丙某盗伐林木,于早5点30分触电死亡。甲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