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庄子属于先秦哪个学派? 2.《庄子》一书的别名叫什么? 3.我们已学习过的篇章有什么? 4.《庄子》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鴟鸟吃腐鼠 拓展延伸:濠梁之辩 石匠与郢人 至人之箭 庄周贷粟 The end,thank you! * * 1、道家 2、 《南华经》 3、 《逍遥游》 4、奇妙深幽 5、于丹 6、项羽 7、陈蕃 8、薛勤 6、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7、猜猜这是谁的话: 学文不过能记住姓名,学武不过能以一抵百,籍要学便学万人敌! 8、猜猜这是谁的话: 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 9、猜猜这是谁的话: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宣颖,字茂公,清朝人,《南华经解》自序中说是句曲人。在清代和史籍中,少见其生平活动的记载。2000年台湾万卷图书有限公司出版了钱奕华《宣颖南华经解之研究》,作者查阅了《句容县志》《续纂句容县志》,对宣氏之生平、家世、著述考证颇详实为宣颖一大贡献。其结论大体是:宣颖,字茂公。江苏句容县崇德乡人。生于明末清初,顺治十二年(1655)拔贡。为名门之后,以孝行闻名,但仕途不顺,隐逸乡居。七八十岁之年,才完成《南华经解》一书。 高山流水尽知音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与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无端崖之辞 《庄子》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及其现实意义。 ? 学习目标 道家 《南华经》 《逍遥游》《养生主·庖丁解牛》 奇妙深幽 语出《庄子·天下》:“ 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 庄子认为天下之人沉滞混乱,不能跟他们讲严正的话,所以在表达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时,他使用“虚远的说法、夸大不实的语言以及无端可寻的文辞”,这使得他的文章奇特之极。 解题 诵读正音 大声诵读第1、2、6、7则短文,明确文中的重要字音、句读。 赏析第7则:鴟鸟吃腐鼠 1.复述寓言故事的内容。 2.庄子借“鴟鸟吃腐鼠”的故事讽刺了哪一类人? 赏析第1则:郢人斫垩 思考1:第1则“郢人斫垩”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吾无以为质矣 质:对象,目标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 汲黯质责汤于上前。 本质,实体 质地,底子 朴实,缺乏文采 人质 箭靶 质问,问 之: ①结构助词,“的”,惠子之墓;臣之质死久矣 ②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自夫子之死也 ③指示代词,“这,此”,使匠石斫之;听而斫之;宋元君闻之;尝试为寡人为之;臣则尝能斫之 ④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⑤动词,“到,往” 思考2: 庄子讲这个故事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讲匠石的高妙?郢人的高妙?还是......? 通过这个故事,庄子告诉我们,并非什么人都可以充当“对象”。斫者与郢人同样了不起,失去任何一方都不能成功。就像他与惠子,虽经常面红耳赤地争论,但交情却极为笃厚。这则寓言表现庄子追念亡友,一往情深,并未因观点不同而影响他真实性情的表露。 匠石 ———— 郢人 运斤成风 立不失容 庄子 ———— 惠子 无以为质,无与言之 知音难寻 无人再赏 孤独寂寞 相关链接 钟期死,伯牙不复弹;郢人死,匠石不复斫;惠施死,庄子无与言。呜呼,人生在世,虽挟绝技,又恶可以独施乎哉! (清?宣颖《南华经解》) 李白与杜甫 管鲍之交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此世称管鲍善交也。”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 廉颇与蔺相如(刎颈之交) 赏析第2则:至人之箭 ①字音 登高山,履(lǚ)危石 背逡巡(qūn xún) 揖(yī)御寇而进之 汗流至踵(zhǒng) 怵然有瞬(shùn)目之志 ②重要字词 尝与汝登高山 若能射乎 揖御寇而进之 神气不变 ③断句 适\矢复沓,方\矢复寓 尝:试 若:人称代词,你 揖:拱手行礼,请; 神气:神情 思考1: 第2则“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内容) 1段:写列御寇射术高明; 2段:写伯昏无人对射术的理解,并向列御寇提出了疑问; 3段:列御寇在登上高山后失去了原来的射箭技术,只剩恐惧; 4段:写伯昏无人的感悟。 思考2: 伯昏无人的感悟是什么? (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说明要想达到技艺的最高境界,必须在修养上下功夫。 赏析第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