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定稿选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以山高水深比招纳人才的阔大胸怀,意在表明诗人以开阔的胸怀广纳贤才,唯才是举,多多益善。 借代 唯有杜康:以发明酒的人名来代指酒。 * 忧 人生短暂 求贤不得 功业未就 * 忧 人生苦短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求贤不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功业未就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志 一统天下 英雄的慷慨悲歌 *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 若是英雄 怎么能不懂寂寞 独自走下长坂坡 月光太温柔 曹操不啰嗦 一心要拿荆州 用阴谋阳谋 明说暗夺的摸 …… ——林俊杰《曹操》 * 讨论探究 (1)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2)、许绍对曹操的评语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3)、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武帝纪》 以上是一些关于曹操的资料,请你结合《短歌行》诗人的形象,以“曹公,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 * 示例:曹公,人说你是治世之能臣也好,还是乱世之奸雄也罢,历史自有公论。你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你登高必赋,且多慷慨悲凉之句。景仰你,是因为你有一位英雄主义者的豪情壮志; 敬佩你,更是因为你是人生的斗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吟哦你的诗句,磨砺着我万千豪情。 * 课堂延伸 怎样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些呢? * 1、下列对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青衿”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愿望。 C、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于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于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等 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 课堂练习 答案:A 人生短暂而大业未就 * 2、默写填空 (1)曹操的《短歌行》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化用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千古名句。 山不厌高 (2) ,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乌鹊南飞 海不厌深 月明星稀 * 3.(1)全诗反复出现一个“忧”字,诗人“忧”什么? (2)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答案:①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曹操虽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也遇到不少挫折和失败。他深感奋斗中的艰难,也因年岁增长,光阴流逝,理想尚未实现而忧愁,所以才有人生短暂之叹。②但这一“叹”不是无所作为者、蹉跎岁月者、不思进取者的消极之“叹”,而是一位渴望得到贤才帮助以实现建功立业雄心的英雄之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是进取中的忧叹,追求中的苦闷。③表达了诗人抓紧时机、大干一番事业的强烈愿望,隐含着的仍然是积极昂扬的精神。 答案:人生短暂、人才难求、功业未就。 * 4.阅读曹操的《龟虽寿》,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龟虽寿 神龟①虽寿,犹有竟时;腾蛇②乘雾,终为土灰。老骥③伏枥,志在千里;烈士④暮年,壮心不已。盈缩⑤之期,不但在天;养怡⑥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①神龟:是通灵的龟,活的寿命最长。②腾蛇:传说中的神物,类龙,能腾云驾雾。③骥:良马。枥:马棚。④烈士:有志建功立业的人。⑤盈缩之期:人的寿命长短。⑥“养怡”二句:谓对身心修养得法,也可以延年益寿。 本诗中诗人认为人生的成败得失,寿命长短,不一定全由命运决定。宣扬了自强不息、老当益壮、养怡延年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短 歌 行》 * 走进高考 1、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问:本诗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 说明了什么? 《短 歌 行》 * 答案示例: (1)最后两句运用拟人和借代手法。 “寸草心”指孩子回

文档评论(0)

a11666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