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件第六章贸易保护主义.ppt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件第六章贸易保护主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重商主义的发展阶段 四、对重商主义的评价 第二节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案例导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恢复时期,日本[改为“日本政府”]一方面采用进口配额制和外汇管制来限制进口,另一方面政府[删掉]通过制定相关外贸金融政策来扶持和振兴出口。日本于1955年加入关贸总协定(GATT),入关后并没有马上开放国内市场,而是援引关贸总协定第12条和第18条的规定,尽量延长了建立、维持或加强进口限制的时间。在5年过渡期结束后,日本虽然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但明确指出:“在强化国内产业竞争力和组织形态转变的同时,以‘相对自由’为宗旨是十分必要的。 为了保护国内某些产业的健康发展,日本于1960年制定了新的关税法,并于1961年实施了新的关税税率法,新设例外紧急关税和关税配额制,同时还采取了一系列非关税保护措施。20世纪60年代,面对欧美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产品的冲击,日本政府一方面开放市场,另一方面为保护国内的部分产业,主要是轿车、机床、电子产品等,使其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有充分的“备战”时间,采取了很多专门的保护措施。例如,对船舶机械类的内燃机进口,必须接受运输省的检查并按《船舶安全法》附带陆地运输的义务。再者就是对日本汽车产业的保护。自1961年秋开始,日本一方面对国内汽车生产商提供官方金融机构的低息贷款,另一方面对引进国外技术、外国车的进口组装和国产化行为给予奖励。为了保护国内汽车产业,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采取了大同小异的措施,如对发动机等汽车零部件实施高关税,这使得在日本装配的外国汽车成本大幅度提升,使国内汽车行业获得成本优势。此后颁布的《汽车制造事业法》明文规定,大规模生产汽车的公司,半数以上的持股人必须是日本国民。之后,日本又陆续颁布了《临时措施法》《振兴机械工业临时措施法》《振兴电子工业临时措施法》《振兴机械信息工业临时措施法》等,这都是日本为了实现经济自立、提高行业劳动生产率而采取的措施,其中很多条款都涉及对国内新兴幼稚产业的保护和扶持。到1979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已接近1万亿美元,跃居为当时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用了三十几年的时间就摆脱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改为“二战”战败时债台高筑、实体经济严重受损、贸易受限以及基础设施严重损坏的窘境,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如此大的跳跃,产业保护措施的功劳非同一般。 从日本经济发展史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推行自由化的进程有着鲜明的特点,即根据国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发展水平进行有选择性的扶持,“毕业”一个开放一个,用实行贸易自由化的产业来掩护继续实施保护扶持策略的产业。日本始终把提高本国工业的技术水平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作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心所在。 这些事实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启示呢? 一、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理论 汉密尔顿是美国政治家、金融家和美国独立后的首任财政部[删掉]部长。在美国建国初期,汉密尔顿最早洞察到英国正在发生的工业革命的深远意义。1791年,他向美国国会呈交了《关于制造业的报告》,论证了发展制造业的重要性,提出国家扶持制造业发展的措施 二、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虽然美国的汉密尔顿最早提出保护幼稚工业,但真正全面阐述并发展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是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李斯特从当时德国相对落后的状况出发,在其184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国民体系》一书中,激烈抨击了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建立起以关税为主要手段,为经济落后国家服务的贸易保护理论。李斯特的理论以后一直被广泛应用,成为落后国家保护其工业的主要依据。 (一)李斯特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背景 在李斯特生活的时代,英、法两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德国却仍只是一个农奴制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国家,农业人口超过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当时,德国四分五裂,国内缺乏统一市场,邦国各自为政,各邦国间的贸易壁垒严重制约着德国经济的发展。 (二)李斯特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主要内容 李斯特于1841年完成并发表了《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的第一部分,1844年第四部分完稿。在这一著作中,李斯特系统地提出了以生产力理论和社会发展阶段论为基础,以保护关税制度为核心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1.生产力理论 李斯特认为,衡量一个国家的能力,不能单纯以某一特定时刻它从对外贸易中得到多少物质利益为标准,而是决定于它的生产力发展程度。而一国生产力提高的关键,在于其工业力量的增长。 2.社会发展阶段论 李斯特将一国社会发展的历程分为五个阶段:原始未开化阶段、畜牧阶段、农业阶段、农工业阶段、农工商业阶段。他认为,每个国家应根据其所处的特定发展阶段而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决定贸易的自由或保护。 3.保护关税制度 李斯特认为,应采用保护关税制度来实现贸易保护。在该制度的设计上,应体现以下几点。 (1)有选择性的保护。国家并非要对所有工业都加以保护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