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细胞学研究科学上的偶然与必然
从细胞染色形态鉴别到病因学研究的启示
曹兴午
题记:在每一个实验室进行细胞形态学的观察者,没有一个人不想你观察的形态学结果都与疾病的病因学相关联,一方面体现观察与研究的价值,另一方面是配合临床取得满意的结果,给患者带去佳音,下面的故事有久远、有现代,但,不妨一睹。
【导读】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人们不断探索着大自然的奥秘,实现着伟大梦想。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常常在一些偶然机遇中得到发现,受到启迪,这些与传统观念认识不同的发现,往往促使科学家加速完成了原定的目标,或者使研究改变目标而成为新起点。这些在科学史上的不乏事件,常常可以给后来者以极大的启迪,可能是你一生收益的财富。关键是人们有没有敏锐的扑捉机会的能力,有没有敏锐的观察力,有没有不怕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决心实践,去探索科学上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内在联系,是科学研究者追求的动力和精神境界。
一、结核杆菌染色的发现的故事
18世纪,全球鼠疫、天花、霍乱、结核等微生物流行性传染病,肆虐全球,人类不断传来大量死亡噩耗,人心惶惶、生活不可终日。当时肺结核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当时传统的观点认为:“结核病是一种遗传病,或是某种形式的癌症”。直到1882年,德国医生兼微生物学家科赫发现了隐藏的人类背后的致病元凶——结核杆菌,是一种变化无序、容易繁殖、容易传播的细菌。科赫的发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认识,为医学研究与预防开辟了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道路。
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 1843-1910)德国医生、细菌学、现代微生物学奠基人之一。因为发现结核菌和结核菌素而获得1905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科赫年轻时曾经幻想成为一名漫游全球的航海家,或者是热带丛林的猎手。他幼年喜欢收集植物、矿物标本。1862年进入格丁根大学初选植物、物理、数学等,后来学医。由于勤奋好学,受到多位学者们的爱戴与青睐。毕业后他选择了到农村去,做一名乡村医生的职业。每天除去给村民看病以外,就是不分昼夜地对细菌着迷进行研究,这一切使他终于成为一名航行在生物界细菌学海洋里专门捕捉各种致病菌的出色猎手,成为世界著名的细菌学家。
1870年参加了普法战争,发现了炭疽的肆虐,导致了许多战士的死亡,当时不得其解,乌云笼罩着战场与军营。1876年科赫经过刻苦的努力,终于分离出了炭疽杆菌,发现炭疽杆菌能够形成芽孢,为治疗预防炭疽病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随后开始对其他疾病的研究,以寻找病原体为出发点。他实践实验室与临床的结合,他奠定了许多细菌学研究的原则,设计了许多新技术和新方法。当时生活已经非常困难时,在他30岁生日那天,他妻子为了支持他的研究,用家中仅有的积蓄给他买了一台显微镜。他看到了真是喜出望外,欣喜若狂地对他妻子说:“谢谢你对我的支持!我一定做出成绩来”。从此科赫废寝忘食地,从宏观世界掘取到走进了微观世界的寻觅、观察和探索。在操作技术方法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改进,创造发明了细菌悬滴标本检查法、显微镜油浸法(油镜检查)、显微镜摄影术、组织切片染色法、培养基和培养方法等等诸多的创造与发明。成为一位名副其实实验室方法学的开拓者,这也是科学研究往往都是从技术和方法领域开始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的本质就是技术,技术的本质是推动科学研究进步的有利手段。所以,莫轻视技术领域的创新与改造,也许一个小小的改造可能导致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这在科学技术的长河中,屡见不鲜。
当时结核病肆虐,无情地折磨着人们,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他孜孜不倦、废寝忘食,花去了6年时间,完成了用土豆为原料制作培养基,可以对细菌进行培养繁殖生长,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人,直到今天,各个医院细菌实验室室仍然继续在使用,虽然现代已经是商品化,但,他的功绩不可没。
1882年3月24日在柏林召开的生理学大会上,科赫首次指出:大约1/7的人死于结核病,其死亡率极高,而且许多结核病患者都是大有作为的中年人。肺结核患者的痰可以传播结核菌。为此,后人一直纪念着这位首先发现结核病的伟大的先驱——科赫,对人类抗击结核病的贡献。
二、科赫的研究跌入低谷——巧遇有心人埃尔利希的故事
由于细菌体积非常微小,而且透明无色,即使用当时最好的显微镜也只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与大小,却看不到它们的内部结构。科赫想:能不能给小小的细菌穿上各种各样色彩鲜艳的衣裳?让我们可以根据穿衣裳的颜色进行辨认与鉴别,就是这样灵机一动,促使他的实验室变成了染料店。一次、二次,几十种染料都试验过了,细菌仍然是个模糊的身影,这时科赫陷入一筹莫展的困境,进入实验的低谷,甚至决定放弃了研究。於是他提出了放弃的结论。这是科学研究者常常出现的一种晦暗心理,往往在于坚持、坚持曙光就在前面。
科赫在他的报告中提到了结核菌不容易染色的特点,引起了座在下面听讲的埃尔利希(Paul Ehrlich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