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缺血性中风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缺血性中风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宗寿健,王兴臣
摘要:缺血性中风的致病原因,历代多有争议,现在“风、火、痰、瘀、气、虚”等病因被广大学者认同,更强调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对于基本病机,观点不一,试参照历代医家对本病的病机认识,结合现代医学,探求缺血性中风病病因病机。
缺血性中风,属中医“中风”、“偏枯”等病症范畴,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是中风、偏枯发病的基本病机。历代医家认识中风的病因病机逐渐形成共识,认为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以嗜食厚味、劳倦内伤、七情所伤等诱因,引起气虚、痰阻、血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脉外,在病变过程会出现风、火、痰、瘀、虚几类病理因素,初期以风、火、痰、瘀为主,后期虚、瘀为主。结合齐鲁内科时病学术流派相关研究及自身临床实践观察,试从中探析与缺血性中风最为密切的病理因素,现论述如下。
古代医家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
中风一病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极为精辟的描述,如《素问·调经论》“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灵枢·五乱》“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1]。
吴以龄院士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络病学说”,提出络病包括络脉瘀阻与络脉绌急两大病机,络脉瘀阻指血液的黏稠凝聚、动脉硬化阻塞,络脉绌急则强调了血管自身病变,这两个方面都是造成中风病发生的重要因素[2]。
齐鲁内科时病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王新陆教授结合当今时代自然气候、饮食结构以及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变化,提出了“血浊”这一全新的概念。血浊是指血液受各种因素影响,失却清纯状态,或丧失其循行规律,影响其生理功能,进而扰乱脏腑气机的病理现象。浊邪客于血中,最易上犯脑神,血浊日久生滞,脑络不通,则致脑瘀阻滞,可见偏身麻木、口眼歪斜、语言謇涩,或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等症,即发为中风,此即“脑血辨证”理论[3-4]。
王兴臣教授结合多年临证经验,更将“脑血辨证”理论进一步发展:血浊是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基础,不仅参与卒中的始发,而且还与其他诸邪夹杂而影响卒中预后;血浊又是缺血性卒中的高危状态,血浊者气涩,气涩则血涩,血涩则渐成血瘀,瘀滞日久又可酿生痰浊,更使得卒中胶着难治;血浊更是缺血性卒中的可预测阶段,根据血浊形成后气血不充、神智欠清、脑力不济、善忘、头晕等外在表现,准确辨知血浊并及早干预治疗,可以有效阻断缺血性卒中的进一步演变,逆转缺血性卒中的进程,从全新的高度赋予了“脑血辨证”理论新的内涵[5-6]。
3. 血浊与缺血性中风
中风属于本虚标实,本则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实则为气血痰瘀火毒有关。血浊是脏腑功能失调的产物,涵盖了瘀血和痰浊;从微观因素来说[7],某些生化指标诸如血脂、凝血物质、导致中风的炎性因子等都可视为血浊,因此血浊是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基础,它不仅参与卒中的始发,而且还与其他诸邪夹杂而影响卒中预后;血浊又是缺血性卒中的高危状态,血浊者气涩,气涩则血涩,血涩则渐成血瘀,瘀滞日久又可酿生痰浊,更使得卒中胶着难治;血浊污脑,致使脑浊不清,可表现为思维迟钝,行动不稳,语言不利,舌暗,脉涩。血浊日久致脑络不通,脑瘀阻滞,可见偏身麻木,口眼歪斜反复发作,语言蹇涩,或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语言不利;血浊产生后,血浊滞肝,致使肝失疏泄,表现为心烦易怒[7],根据血浊形成后气血不充、神智欠清、脑力不济、善忘、头晕等外在表现,准确辨知血浊并及早干预治疗,可以有效阻断缺血性卒中的进一步演变,逆转缺血性卒中的进程。
血浊作为一个全新的病理学概念,与血瘀、痰浊、邪毒一样,既是病理产物,也是引起脏腑功能紊乱的病因。血浊作为病理状态,扰乱气血阴阳,生风化痰,针对血浊的致病特点,从化浊和血角度着手[8-10],秉承齐鲁内科时病学术流派宗旨,选择化浊行血汤为主方,反复锤炼筛选,拟定协定处方,形成院内制剂化浊和血颗粒。该方应用临床多年,临床实践证明[11],它能够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的血脂、血同型半胱氨酸、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纤维蛋白原、血液流变学、超敏C反应蛋白各项理化指标。
4.总结
缺血性中风的致病原因,历代多有争议,现在“风、火、痰、瘀、气、虚”等病因被广大学者认同,更强调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对于基本病机,观点不一,参照历代医家对本病的病机认识,结合现代医学,提出“血浊”理论,认为“血浊”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致病因素,血浊理论体系的构架无疑为缺血性中风的早期防治打开了新的思路,目前关于血浊证候的研究也正在进行中,该研究结论极有希望能使缺血性中风的血浊辨证更加精确,用药更加精当,疗效进一步提高,以期“血浊”理论能够成为缺血性中风中西医结合防治的一次发展和飞跃。
参 考 文 献
1.常富业、王永炎、张允岭等.毒损络脉诠释[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9().[J].中医,20,53().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业园区现场5S执行标准及操作手册.pdf VIP
- 应用运算定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反思.pptx VIP
- 2025辽宁沈阳市铁西区面向社会招聘社区工作者73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当代西方隐喻理论要点.ppt VIP
- 跟腱断裂的术后康复.pptx VIP
- 纪纪录片《公司的力量》共十集解说词.doc VIP
- 10《苏武传》课件(共7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投资管理办法.docx VIP
- 2025沈阳市铁西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73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6.4中国舞曲 课件 2025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