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遗传学的基础
第5章 遺傳學的基礎 5.1 孟德爾與豌豆 遺傳(heredity): 將性狀從親代傳到子代的趨勢 孟德爾將豌豆互相雜交,發現了一系列簡單的規則,這些規則可以準確的預測遺傳方式。 早期有關遺傳的想法 200多年前: 英國農民進行類似豌豆雜交 1790年: T.A. Knight進行多次紫花與白花豌豆雜交。 他發現紫花比白花具有更強的表現趨勢,但是他沒有計算每一類後代的數目 1866年: 孟德爾重複Kinght的豌豆雜交實驗,並測量與計數各類後代 豌豆的特徵 豌豆有很多不同的性狀 少見的性狀會在一代中消失,並在下一代重現 豌豆植株小、易於生長、可產生大量後代、並且很快成熟 豌豆花瓣不易張開,因此與外界隔離。它們進行自花受精。雜交實驗也很容易完成。 5.2 孟德爾的實驗設計 雜交經由三個步驟進行: 使各個品種花受精數代,保證每個品種是「純種」(true-breeding)。 稱此種系為「親代」(P generation)。 將表現不同性狀的兩種豌豆品種進行雜交,將其後代稱為「第一子代」(F1 generation) 將第二步驟中雜交所產生的植株自花受精,然後計算「第二子代」(F2 generation)中的各種植株。 5.3 孟德爾發現什麼? 孟德爾進行雜交的每組性狀,皆可得到相同的結果。 孟德爾將F1子代植株所表現的性狀稱為「顯性」(dominant),沒有表現的性狀稱為「隱性」(recessive)。 隱性性狀在F1消失,但在F2重現,它必定是以某種形式存在於F1個體內,只是沒有表現出來。 F2植株中顯性與隱性的比例,總是接近3:1 實際上其隱蔽的比例是: 純種顯性: 非純種顯性: 純種隱性= 1:2:1 5.4 孟德爾提出的理論 孟德爾的遺傳模式,包含五個要素: 親代不是直接將性狀傳給後代,而是傳遞性狀的「信息」=「基因」(genes)。 每個親代含有控制每個性狀因素的兩個拷貝,這兩個拷貝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兩個拷貝相同,此個體稱為「同型接合的」(homozygous) 。 兩個拷貝不相同,此個體稱為「異型接合的」(heterozygous) 。 孟德爾提出的理論 一個因素的兩種交替形式會導致兩種交替的性狀,如白色花或紫色花,稱為「對偶基因」(alleles)。 隱性對偶基因: 小寫字母表示,例如: p 顯性對偶基因: 大寫字母表示,例如: P 個體的「表現型」(phenotype) 個體的「基因型」(genotype) 孟德爾提出的理論 一個個體的兩個對偶基因,一個由父系提供,一個由母系提供,它們不互相影響。 一個對偶基因的存在,並不保證攜帶它的個體將表現它的性狀。異性接合的個體只有顯性對偶基因才表現,隱性對偶基因雖然存在但不表現。 5.5 分析孟德爾的結果 純種隱性白花性狀的個體,其基因型為“ pp”。 純種顯性紫花性狀的個體,其基因型為“ PP”。 兩個品系間的雜交,可寫成 pp x PP。 龐納特方格 龐納特方格 (Punnett square): 一個個體可能產生的配子延方格的水平面列出,另一個體可能產生的配子延方格的垂直面列出,子代可能產生的基因型填在方格中。 試交 (testcross) 孟德爾如何得知F2親代中,哪些紫花個體是「同型接合體」(PP),哪些是「異型接合體」(Pp)? 由於無法從外表看出,因此孟德爾設計一種簡單且有效的方法,稱作「試交」,以確定個體中真實的基因組成。 5.6 孟德爾定律 孟德爾第一定律: 分離率 一個特定的配子,只能攜帶一個特定性狀中的一個對偶基因,並且在產生後代時,配子進行隨機的結合。 孟德爾第二定律: 獨立分配率 一個性狀的遺傳並不影響其他任何一個性狀的遺傳。 5.7雙因子雜交分析 5.8 多對偶基因 (Multiple Alleles) 在一個族群中,一個基因可能具有兩個以上的對偶基因,而且大多數的基因,都具有許多不同的對偶基因。 不是單獨的一個對偶基因呈現顯性,而是每個對偶基因具有自己的影響力,這些對偶基因被認為是「共顯性」。(codominant)。 例如: 人體ABO血型 5.9 ABO血型 ABO血型的基因,有一個以上的共顯性對偶基因,這個基因編碼一種酶,這種酶可以將糖分子加在紅血球表面的脂質上。 這些糖分子在免疫系統中,作為細胞辨認的標記,稱為「細胞表面抗原」。 編碼這種基因以 I 表示 IB: 所製造的酶,可添加半乳糖 IA: 所製造的酶,可添加半乳糖胺 i : 所製造的酶,是一種不添加糖的蛋白質 輸血 A型的個體若接受B型血,接受者的免疫系統將辨識到B型血細胞具有「外來的」抗原(半乳糖),因而攻擊輸入的血球細胞,造成細胞形成團塊或凝集在一起。 A型的個體如果輸入O型的血則不會發生免疫攻擊的現象。 O型的血可以輸給任何型的個體。 AB型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