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3 第4章 第1、2节 种群的特征 种群数量的变化 ( 71pp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解析】选D。要探究海龟的洄游路线,可以给海龟安装示踪器,以确定它的行程;大雁活动范围大,要调查大雁迁徙路线需要给大雁佩戴标志环;固着在岩礁上的贝类活动范围小,可以用样方法研究它们的种群关系;达乌尔黄鼠属于同一种生物,即为一个种群的动物,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种群密度。丰(富)度的调查针对的是群落中的不同种群的生物。 8.(2011·海南高考)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既含有核基因,又含有线粒体基因 B.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经主动运输运到细胞外 C.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培养早期呈“J”型增长 D.碳源充足和不充足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不同 【解析】选B。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含有线粒体和细胞核,因此含有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有酒精和CO2,它们通过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是主动运输;在培养早期,外界环境对酵母菌生存非常有利,食物充足、生存空间无限、无天敌,因此早期可以看做是“J”型增长;环境容纳量(即K值)与食物(碳源)有关,因此环境中的营养物质不同,K值就不同。 9.(2010·江苏高考)单细胞铜绿微囊藻大量繁殖可形成水华,受到广泛关注。下面是有关铜绿微囊藻的研究,请回答问题: (1)利用配制的X培养液培养铜绿微囊藻8 d,每天定时测定其细胞数量,发现铜绿微囊藻数量呈指数增长,短时间内产生大量个体,这是因为铜绿微囊藻具有 等特性。 (2)有人提出假设:粉绿狐尾藻能产生化学物质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请利用下列实验材料用具,完成实验设计,探究该假设是否成立。 材料用具:铜绿微囊藻,粉绿狐尾藻,用于配制X培养液的各种无机盐,500 mL锥形瓶,蒸馏水,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盖玻片,玻璃缸,微孔滤膜(可以除菌)等。 实验步骤: ①材料准备:在装有7 000 mL蒸馏水的玻璃缸中种植一定数量且生长良好的粉绿狐尾藻,在适宜条件下培养8 d。准备接种用的铜绿微囊藻。 ②培养液配制: 。 ③实验分组:取锥形瓶6只,分为两组, 。 ④接种与培养: 。 ⑤观察与统计:每天定时用血球计数板对6只锥形瓶内铜绿微囊藻细胞进行计数,计算平均值,比较两组间的差异。 (3)若(2)中假设成立,则实验结果是 。 【解析】(1)因铜绿微囊藻数量呈指数增长,短时间内产生大量个体(繁殖速度快),则说明铜绿微囊藻具有个体小、世代周期短、无性生殖等特性。 (2)本实验属于典型的对照实验,其中自变量为粉绿狐尾藻能否产生化学物质,因变量是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情况,则对照组应为空白对照,加入的是用蒸馏水配制的X培养液,实验组是用滤液配制的X培养液,其他影响实验的变量(如铜绿微囊藻数量、生长条件等)为无关变量,在对照实验中,无关变量必须保持相同。 (3)对照组中,铜绿微囊藻不受抑制,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实验组中,铜绿微囊藻受抑制,种群数量不呈指数增长。 答案:(1)个体小、世代周期短、无性生殖 (2)②用蒸馏水配制X培养液;用微孔滤膜过滤玻璃缸中的水,用滤液代替蒸馏水配制X培养液 ③在对照组的3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50 mL用蒸馏水配制的X培养液,在实验组的3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50 mL用滤液配制的X培养液 ④在6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铜绿微囊藻,并将上述培养瓶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8 d (3)对照组铜绿微囊藻呈指数增长,实验组受抑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解析】选B。对草原田鼠进行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为标志重捕法;该区域中鼠的种群数量为(68×54)÷12=306,由于种群数量较大,必须积极进行防治;草原上鼠与牛、羊等是竞争关系,鼠害严重后,会造成牛、羊等的食物匮乏,进而影响畜牧业发展;利用标志重捕法确定种群密度时,要求在此期间没有大量个体出生、死亡、迁入和迁出等现象发生,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则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考点二 种群数量的变化? 1.“J”型曲线和“S”型曲线 项目 “J”型曲线 “S”型曲线 前提 条件 理想状态: (1)食物、空间条件充裕 (2)气候适宜 (3)没有敌害、疾病 现实状态: (1)食物、空间有限 (2)各种生态因素综合作用 K值的 有无 无 有 联系 两种增长曲线的差异主要是环境阻力的大小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心境之旅 大美青海——大型音乐风光电视宣传文案策划.ppt
- 心理测评真题及答案!.doc
- 心理活动课 做一只会拐弯的毛毛虫.ppt
- 心理疏导教育.ppt
- 心灵震撼的故事43页.ppt
- 心肺复苏机.ppt
- 心脏神经症.doc
- 心理学与花.ppt
- 心脏标志物雷清华.ppt
- 心血管-1.ppt
- 解决问题基础练习题.pdf
- 三星设备故障排除流程图.pdf
- 电气安全技术:双重绝缘、安全电压与漏电保护要点.pdf
- 发行证券财务原理与实务分析.pdf
- 预习阶段课程应试技巧及审计风险应对措施.pdf
- 植物定植过程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pdf
-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单元检测内容.pdf
- ISO 9001(DIS)-202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主要变化分析及其对策和建议清单(雷泽佳编制-2025年9月).docx
- 通过ISO 9001(DIS)-2026与ISO9001-2015英文标准比对研究变化(变化文本标识及变化内容说明-雷泽佳编辑-2025年9月).docx
- 2025浪浪山小妖怪社媒热度解析及商业活动盘点.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