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导读》课考试题库.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学导读》课考试题库

今文经与古文经的异同。 西汉初年,汉代儒家经籍中有两种写本:一种是汉初学者根据前辈学者口传,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文字写定的写本,称今文经;一种是景帝以后陆续从古旧屋壁中发现、从民间搜集到的用先秦古文字书写的写本,叫古文经。西汉前、中期,今文经学独盛,西汉晚期,古文经学兴起。除了字体的异同之外,篇目的多少,一篇之中文字的多少和用字也不同。这是双方分歧和斗争的基础。但是今古文经学形成长期对峙的两大学派,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双方对孔子和六经的看法上,在依据的材料上,在对史实的解释上,以及在研究原则和方法上,都存在很大的分歧。 第一,对孔子的态度上,今文学家认为,孔子是天生圣人;而古文学家则认为孔子是三代文化的收藏者和保存者,是儒林祖师。 第二,对六经的认识,今文家认为,六经皆孔子所作,是孔子思想所托,是王道之大纲;六经的顺序应该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古文家则认为,六经是三代文化典章制度以及圣君贤相政治格言的忠实记录,故六经的顺序应该按时代排列:易、诗、书、礼、乐、春秋。在对六经的来源上,双方也存在严重的分歧。今文家认为,古文经来源不明,有作伪痕迹,疑点甚多,是异端之学。古文家则认为,今文经经秦火之余,学残文缺,今文家信口说,抱残守缺;而古文经则是先秦旧典,完整无缺。 第三,在研究方法上,今文家注重微言大义,所以发展为章句义理之学;今文经学的特点是微言大义地阐发说明孔子的思想,继承和发扬儒家学说。今文经学以《春秋》为孔子为万世立法的“元经”,其主流就是“春秋公羊学”。公羊学即为《春秋公羊传》里所阐发的微言大义,主要包括大一统、大居正、大复仇、通三统、统三世、更化改制、兴礼诛贼等。 古文家注重对经文本义的疏通理解和典章制度的阐释,所以发展为名物训诂之学。今文家多徒腾口说,主观武断,强经就我,古文家实事求是,学风简明。 《五经正义》 古代经书流传到唐代时,因版本差异、传抄讹误等原因,存在着不少异字别文。而那些注经释义之作,又各持己见,多有歧意。解经者为了阐明自已的主张,往往不惜笔墨,详作解释,致使字多文繁,冗杂难读。贞观年间,孔颖达等奉唐太宗李世民之命编撰《五经正义》所谓正义,即对经书原有的注释再作注释,以统一异说,便于阅读。《五经正义》将经与注集而为一,分别注释。先释经,后释注,广征博引,采选众说,并对各派经学家的见解进行了协调折衷。五经正义》颁布之后,即作为官方的定本而被各界接受,—直处于独尊的地位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儒家经典注释本。赞同“经学即心学”。其经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六经皆史”。王阳明极力反对繁文传注,认为经即史,经本身反映的就是儒家史学意识。他主张抛开《大全》一类著作,回到原始五经上来,正确体会儒家经典中的“道”,发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能。 “圣人之学,心学也。”认为经学的旨趣就是对“道”的体认,把握社会与人伦的基本法则。经学应该以关心社会和人生为目的,特别要突出关于人伦道德主题。 “主张日用”与“主观臆断”的经学方法。他提出,治经的功夫必须要放在日用生活之间,学以致用。通过经的学习,达到锻炼、陶冶培养身心的作用。王阳明还认为,六经就是“吾心之记籍”,因此应当根据吾心的良知去发明经的意蕴。学经必须求得本体明了,必须先明了自我本心的天理与圣人之心的天理和经书中的“常道”是一致的,不必外求。 王阳明的心学原本是为了矫正程朱理学的僵化之弊,以维系人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但是,阳明心学将“天理”移植到人的心中,把一切外在的天理、天命之性都转化为内在心中的感性欲求,认为天理便是人欲,天心便是人心,充分肯定了人欲的合理性,高扬了人性的主体意识。这些观念显然是与传统的价值观相悖的崭新的思想要素。特别是它提倡独立思考,反对盲从迷信,在客观上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这样,阳明心学发展的趋势,就正好走向了与其主观愿望相反的历程,引发了宋明理学的解体。特别是王门后学发展成为与正宗“圣学”相背离的异端之学。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一、西汉经学,并无所谓古文者,凡古文皆刘歆伪作。 二、秦焚书,并未厄及六经,汉十四博士所传,皆孔门足本,并无残缺。 三、孔子时所用字,即秦汉间篆书,即以‘文’论,亦绝无今古之目。 四、刘歆欲弥逢其作伪之迹,故校中秘书时,于一切古书多所羼乱。 五、刘歆所以作伪经之故,因欲佐莽篡汉,先谋湮乱孔子之微言大义。 意义:《新学伪经考》不是一部一般的辨伪之书,而是站在今文经学的立场,对古文经学发起总攻击,并借以鼓吹变法维新的重要理论著作。该书用考证的方法说明自东汉以来的古文经典,多出自刘歆伪造,不是孔子的真谛。该书以考证辨伪见长,在考辨古籍方面有独到之处。《新学伪经考》对后世影响极大,二十世纪的“疑古”、“辨伪”之风,就是在它

文档评论(0)

nbc152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