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所硕研实心大纲
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实验心理学》考试大纲
本《实验心理学》考试大纲适用于心理学各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本考试大纲包括两部分:实验心理学部分和心理统计部分。
第一部分: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是基础心理学中重要的方法理论课,是心理学各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学实验方法的基本概念、实验范式、测量方法以及心理学有关领域的重要理论。要求考生理解掌握基本概念,灵活运用实验范式,熟练掌握测量方法,对重要理论达到理解的程度,并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一)心理学实验和它的各种变量
1、心理学实验方法的特点
(1)有目的:实验者总是带着特定目的去进行实验,这样就规定了他将要研究的事物;(2)可控制:实验者可以做充分准备才开始实验,通过控制某事件的发生可以使它重复产生,以便确定某现象是否前后一致;(3)可重复:实验者设定了明确的实验条件,使别人可以重复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独立的经验(4)查因果:实验者可以系统地控制和变更条件,观察实验结果中的差异,研究系统变更的条件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2、心理学实验的变量
(1)自变量(indepentental variable):即刺激变量或独立变量,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分为4种:刺激特点自变量:刺激的不同特性会引起被试不同的反应)、环境特点自变量:进行实验时环境的各种特点如温度、是否有观众在场、是否有噪音、白天或夜晚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时间这个自变量在记忆研究中是如此重要和无时不在,你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不用时间作自变量的记忆实验)、被试特点自变量:一个人的各种特点,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内外倾个性特征、左手或右手为利手、自我评价高或低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异:通常是由主试给予不同的指示语造成的)。对自变量的控制可从对自变量下操作定义、确定自变量的各个水平、对自变量呈现仪器的控制3方面入手。(2)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即被试的反应变量或依从变量,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因变量的种类有:反应速度、反应速度差异、反应的正确性、反应的次数火几率、反应的强度、反应的难度、反应标准、眼动模式、脑激活区的位置与大小等。因变量的控制有如下几种方法:反应控制、选择恰当的因变量指标、反应指标的平衡(速度-准确性平衡)。因变量需要具有:可靠性即信度:指一致性,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应该得到相近的结果)、有效性即效度:当自变量的确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而不是其他的各种因素造成变量的变化,我们就说这种因变量是有效的)、敏感性:自变量发生可以引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这样的因变量是敏感的)。敏感性中的2个效应:高限效应/天花板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容易,所有不同水平(数量)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好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高限效应。低限效应/地板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差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低限效应。(3)额外变量/控制变量(extraneous variable):在实验中应该保持恒定的变量,如果额外变量不恒定,那么它就会造成因变量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未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会产生自变量的混淆,导致无法判断因变量的结果是由自变量还是由额外变量造成的。额外变量的种类有:实验者效应(罗森塔尔效应)、要求特征(霍桑效应、安慰剂效应)、程序变量。额外变量的控制有如下几种方法:消除法(直接消除法、双盲实验控制法)、恒定法、随机取样法、等组匹配法、抵消平衡法(ABBA控制顺序效应)、统计控制法(协方差分析、剔除极端数据)
(二)实验设计与数据统计分析
1、实验设计中的基本问题
(1)变量的控制——控制包括对变量的控制和选择控制组组内设计:把数目相同的被试分配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或不同的自变量上。特点:(1)消除了被试的个别差异对实验的影响。(2)不需要太多的被试,因为在组内设计中研究者可以从每一被试身上获得几种不同的数据。(3)用于研究练习的阶段性最为理想。缺点:在一种实验条件下的操作将会影响另一种实验条件下的操作,即存在顺序效应。克服:完全的平衡方法;拉丁方方法。组间设计:使每个被试轮流分配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或不同的自变量上。特点:(1)一种自变量不会影响另一种自变量,因为每个被试只对一种自变量作反应。(2)若事先知道不同的自变量存在交互作用。则必须采用组间设计;而且,应用组内设计进行实验以后,若怀疑一种自变量可能会影响另一种自变量,就可以采用组间设计重新实验以验证组内设计的实验结果是否可靠。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英语写作替换单词大汇总.doc
- 报刊收订.pptx
-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s in staphylokinase–plasmin(ogen) bimolecular complex.ppt
- 复旦大学 量子力学 苏汝铿——1.ppt
- 070910-Spoken Language under Network Environment-LSLee.ppt
- 15-int-des-intf.ppt
- 19overlay-underlay.ppt
- 3_Nature_of_Approaches_and_Methods__(_09本科).ppt
- Bridging the GapLiteracy and Mathematics.ppt
- Chap 2-Intro to UML.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