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识积累 课堂演练 “二十四孝”的传说 孝感动天? 戏彩娱亲? 鹿乳奉亲? 为亲负米? 啮指心痛? 单衣顺母? 亲尝汤药? 拾葚供亲 为母埋儿? 卖身葬父? 刻木事亲? 涌泉跃鲤? 怀桔遗亲? 扇枕温衾? 行佣供母? 闻雷泣墓? 哭竹生笋? 卧冰求鲤? 扼虎救父? 恣蚊饱血 尝粪心忧? 乳姑不怠? 亲涤溺器? 弃官寻母 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嚚,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等艰难!?B.?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C.?当一名人质实在是太累了,太紧张了,太朝不虑夕了。?D.?孤苦伶仃的石家母子,冒着生命危险,把这把七星刀一直保存到解放。? ?“气息奄奄”中“奄奄”是气息微弱的样子,指人生命垂危,即将断气。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应改为“日薄西山”,用日落比喻人的寿命将终,修饰“暮年”恰当。? 下列加色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险衅(xùn) 闵凶(mīn) 门衰祚蒲(zuò) 少多疾病(shào) B.期功(qī) 夙遭(sù) 茕茕孑立(qióng) 终鲜弟兄(xiǎn) C.洗马(xiǎn) 拔擢(zhuó) 猥以微贱(wěi) 强近之亲(qiáng) D.陨首(yǔ) 逋慢(bū) 宠命优渥(wò) 逮奉圣朝(dài) 下列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 B.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C.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D.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下列“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A.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B.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C.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D.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课后作业: 1. 背诵课文。 2.把课文第一段和第三段译为现代汉语。 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 一个人的身体,或者很细小的一根头发和一点皮肤,都是父母遗留下来的。身体发肤,既然承受之于父母,就应当体念父母爱儿女的心,保全自己的身体,不敢稍有毁伤,这就是孝道的开始。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 名誉传诵于当时,而且将要播扬于后世, 父母的声名,也因儿女的德望光荣显耀起来,这便是孝道的完成。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孝道,可分成三个阶段,幼年时期,一开始,便是承欢膝下,事奉双亲。到了中年替长官办事,藉以为国家尽忠,立身,这才是孝道的完成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第一,要在平居无事的时候,当尽其敬谨之心 第二,对父母,要在奉养的时候尽其和乐之心 第三,父母有病时,要尽其忧虑之情 第四,万一父母不幸的病故尽哀戚之情 第五,对于父母去世以后的祭祀要庄严肃敬 孝感动天 戏彩娱亲 老莱子,楚人,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着五彩斑斓之衣,为婴儿戏舞于亲侧。又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小儿啼,以娱亲喜。 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 双亲开口笑,喜色满庭闹。 鹿乳奉亲 周郯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猎者见而欲射之。郯子具以情告,以免。 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曾参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母,母曰:有客忽至,吾啮指以悟汝耳 母指方才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为亲负米 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劳。 单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孔子弟子。早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损,衣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失。父察知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母闻改悔。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 父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