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之原2.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脏之原2

浅析五脏之原 金晓蝉 20112013241 针推专升本 【摘要】:《灵枢·九针十二原》所举出原穴,是五脏之原各两穴,及膏之原鸠尾,肓之原脖腴(即气海)。与《灵枢·本输》及《难经》所记载的有所不同,《灵枢·本输》和《难经》的补充完善和发展了原穴,而《灵枢·九针十二原》中仅提出了五脏的原穴。但根据整理文献发现,相比于六腑原穴治疗六腑相关病证的疗效,五脏原穴治疗五脏疾病的疗效显得更为突出。 【关键词】:原穴 五脏 原即本原之义,原气又称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由先天之精所化生,赖后天水谷精微的充养。《难经·六十六难》曰“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原”。可见,原气的盛衰与人之生命活动密切相关。而原穴《灵枢经校释》谓之“处于神气之所游行出入”“真气之所过”的部位,《难经》称之为“气之所留止,”是脏腑原气所处、所过、所留止的部位,是脏腑气血汇聚的部位。五脏,即心、肝、脾、肺、肾,五脏,是所有脏腑的中心,西医学的五脏即脏器,是形态学的一个概念,而中医的五脏按藏象学说的理论,不仅单指形态而言,更是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有研究证实,无脏病变时,原穴有特异征象反映,选取原穴治疗无脏病变有卓越功效。故有阴经原穴主治本脏病症,而六腑的原穴多治外经病症。 1.《灵枢·九针十二原》之原穴 《灵枢·九针十二原》是最早记载有关原穴的文献,指出“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其所指的十二原是心之原穴大陵、肝之原穴太冲、脾之原穴太白、肺之原穴太渊、肾之原穴太溪,此五脏之原的二穴,加上膏之原鸠尾,肓之原脖腴(即气海),而没有提出六腑的原穴。 2.五脏原穴的特异性 “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之处,是本经的代表穴,五脏有病变时,相应的原穴更有特殊反应。如原穴区域可出现青紫、苍白、红晕等色泽变化,也可出现红斑、丘疹、凹陷等异常反应,此特异性也可作为诊断治疗疾病的依据。而中医治疗疾病,无论是针灸,推拿、刮痧或是刺络放血,都有选取阿是穴,或体表反应点来治疗疾病的特点,五脏之原穴就是五脏病症在体表腧穴的特殊反应点,故有其特殊疗效, 3.五脏之原穴 3.1肺之原太渊 “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穴是手太阴肺经的原穴,位于桡动脉搏动处,正当寸口脉之诊脉部位,又称“气口”。肺位居最高,外合皮毛,且其为娇脏易受侵袭,发生咳嗽,气喘等病症。《针灸甲乙经》有记载曰“咳逆烦闷不得卧,胸中满,喘不得息,背痛;痹逆气,寒厥急,烦心,善唾哕噫,胸满嗷呼,胃气上逆,胸痛;病温身热,五日以上,汗不出,刺太渊留针一时取之”。认为太渊为治疗肺系病症的有效穴。魏建子[1]等对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太渊穴位伏安特性进行了研究,显示太渊穴在电学特性上有明显的穴位特异性,太渊穴对能量的传输速度和效率要高于一般,表明太渊穴作为肺之原穴,当人体生理机能出现异常时,其确有特殊反应,而这一特点是其他穴位不具有的,所以其治疗效果也是尤为突出的。 3.2心之原大陵 “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其正常与否至关重要。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心、穴、脉即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主藏神”即有主宰人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的功能。所以当心出现病理现象时,多表现为精神神志的异常及心区的憋闷疼痛。大陵穴是心(心包)经原穴,是心脏原气输注之门户,心包能代心受邪,故按照原穴的特征,当心出现相应问题时,针刺大陵应具有较好疗效,而临床有研究针刺大陵穴能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功能及心肌供血情况。治疗冠心病常取大陵,膏之原鸠尾,能缓解更冠心病人的临床症状甚至消除心绞痛,陈鹏【2】认为针刺大陵穴可能通过激活中枢神经系统端脑额颞叶皮质,对精神神志疾病具有较明显穴位特异性。张一和【3】等研究显示,正常人大陵穴的低“等效”阻抗穴位特性与心脏原气呈正相关,其显著反映了心脏原气的盛衰,都证明了大陵作为心之原穴的特异性。 3.3肝之原太冲 “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肝主疏泄,主藏血,喜调达而恶抑郁,肝失疏泄则肝气郁结、肝络淤阻,且足厥阴肝经之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肝气调达则经侯如常,肝气郁结则血脉失养。故肝经与月经及胁肋部疼痛等多种痛症密切相关,高丽美【5】分析太冲可治疗多种痛症,可能是通过经穴的作用,调节神经介质及影响中枢相关脑区活动达到镇痛作用。同时,肝病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火热耗伤肝肾之阴,肝木失养易致肝阳偏

文档评论(0)

kakax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