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礼乐文化说到和谐社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礼乐文化说到和谐社会

从礼乐文化说到和谐社会 春秋时候,诸侯称霸,挟天子以令诸侯,孔子在《论语》中称之为礼坏乐崩。孔子的弟子宰予曾经说:如果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那礼仪就肯定会败坏了;如果君子三年不演奏音乐,那音乐也一定会被荒废掉。孔子自己也说:社会政治上了轨道的时候,天子就来制定礼乐制度,诸侯有不遵守这个制度的,天子就来发号施令进行征伐。社会政治混乱起来了,诸侯就自己制定礼乐制度,有征伐的事儿诸侯自己就决定了。可见春秋战国时候,人们把礼乐当作一种理想的政治状态。战国荀子有一篇《礼论》和一篇《乐论》,汉代司马迁《史记》里有专门的《礼书》、《乐书》,以后历代史书里大多都有一篇《礼乐志》。世界上称中国是礼义之邦。这话没错儿,但说得更准确点儿,应该说中国是 礼乐之邦。因为,礼乐一直都被用象征中国古代文化。 那么,什么是礼乐呢?我们看礼的繁体字 ,左边是个 示,右边由两部分组成,上边的现在写成曲,下边的是个豆字。在古代汉语里,凡有示字旁的字大都和祭祀神灵有关,如神、社、祈、祝等。礼字右边的曲是个象形字,按照考古学家的说法,它象征一个器皿里放着两串玉,下边的豆字就是放器皿的凳子。这样,我们就知道礼这个字原来是表示祭祀神灵的一种仪式,器皿里的那两串玉就是奉献给神灵的祭品。乐字原来也是象形字、象征的是一种乐器。古代举行祭祀神灵的仪式的时候,一般都要演奏乐器、表演舞蹈,并且伴有歌唱,那歌词就是诗了。所以,乐这个字原来不光是指音乐,还包括舞蹈、诗歌等,它可以说是古代艺术的总称。《诗经》有一部分诗叫颂,这类诗都是当时国家举行祭祀祖先的仪式时演唱的。相传,黄帝以后,每个朝代都有它们特有的乐舞,黄帝的叫《云门》,尧帝的叫《咸池》,舜帝的叫《韶》,夏代的叫《大夏》,周代的叫《大武》。直到唐代,还有宫廷乐舞叫《秦王破阵乐》,据说是唐大宗李世民亲自编导的,表现他的文治武功。乐原来和礼一样也是祭祀神灵的仪式,并且总是和礼相互配合着进行的,古人谈到礼的时候总要提到乐,遂形成礼乐这个词。我们知道,很多民族在它文化发展初期都经历了一个巫术文化或 宗教文化的阶段,礼乐就是我们民族在这个阶段的产物。《左传》里有一段话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大约在商周之际,周公制礼作乐,对礼乐制度进行了改造,原来作为神灵祭祀仪式的礼逐渐变成了政治上的等级制度和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交往的仪式。 读《左传》、《国语》,可知当时各诸侯国凡大事都要举行非常隆重的仪式。在这样的仪式上,不同身份的人穿着不同,位置不同,动作不同。这里规矩森严,不容失礼。同样,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非常复杂的礼仪,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从结婚到故世,可以说生老病死,时时处处都有各种各样的礼仪。事件不同、场合不同、身份不同、礼仪也完全不同。古代有本书叫《仪礼》,详细记载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礼仪。这些礼仪我们现代人看来,会感到大繁琐了、大复杂了,可在古代这些可都是非常神圣庄严的大事,一点儿马虎不得。至于 乐,一般重要的仪式、典礼都要奏乐、歌诗、舞蹈的。比如,春秋的时候,各诸侯国经常举办宴会进行外交会谈,宴会的礼仪就叫燕礼。这个礼仪有一个重要项目叫 赋诗言志,参加宴会的各国大臣通过吟诵 《诗经》里的某一首或者一首中的几章来表情达意。外交人员所赋的诗一定要符合礼仪,如果失礼的话甚至会引起外交纷争。晋国做诸侯霸主的时候,宴会各国诸侯议事,齐国大夫高厚赋诗不合礼仪,晋国很不高兴,就和与会的其他诸侯会盟要讨伐齐国。从这些记载里我们可以看出,礼乐虽然已经不再是神秘的祭祀仪式了,但是它们仍然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再往后,乐本身也分化了,大概到汉代时,诗歌、音乐、舞蹈就己经成为各自独立的艺术形式了。但人们习惯上还经常用 乐统称各种艺术。于是,乐这个词有时专门指音乐,有时可以指各种艺术。? 春秋以后,礼坏乐崩,西周传下来的礼乐制度基本上被破坏了。但是,历史上每个朝代兴起它都要有一番制礼作乐的活动,或者把前代流传下来的礼乐加以改造,或者根据当时的需要制定新的礼乐,历代史书里面的《礼乐志》记载的大都是这些事情。战国的时候,百家争鸣,其中儒家最向往古代的礼乐文化。历史上传说孔子曾经删诗书、订礼乐。司马迁的《史记》上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和《韶》、《武》、《雅》、《颂》之音。孔子周游列国有--次被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好几天吃不上饭,但孔子仍然坚持给弟子们讲课,那奏乐唱诗的声音从来没有停过!从孔子开始,儒家就形成了一个传统,就是非常重视礼乐。他们写了很多书记载古代的礼乐制度,并且自己也研究礼乐,用它来进行教育。后来各代王朝制礼作乐,大都是参照儒家的著作来进行的。当然,中国古代的礼乐并不都是从上古时代的祭祀仪式发展而来的,也有很多是在人们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在变化,有的礼乐被淘汰了,又产主了新的礼乐。还有,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akax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