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自然资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江市自然资源

内江概况 内江是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的故乡,位于成都、重庆之间,沱江下游中段。地跨北纬29°11'-30°2'、东经104°16'-105°26',东西长121.5公里,南北宽94.7公里。现辖三县二区,即市中区、东兴区、资中县、隆昌县、威远县,111个乡镇,2070个行政村,10个街道办事处,25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09年末户籍总人口425.61万,其中非农业人口87.19万,农业人口338.42万,男性219.72万,女性205.88万,人口密度为790人/平方公里。人口出生率为11.27‰,死亡率7.38%,自然增长率3.88‰耕地16.46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0387公顷。内江市地处四川省盆地中部丘陵地区,其地形以丘陵为主,东南、西南面有低山环绕。海拔350—450米间的丘陵约占90%。地质构造属新华夏系沉降带的一部分,褶断规模小。地表由较平缓的紫色砂岩组成,经长期流水侵蚀切割后,多呈浑圆状和垄岗状浅丘;丘间沟谷狭长平直,从丘顶到沟谷多为梯形缓坡,构成层层台阶的粮田。泥质中以泥土、粗砂土和红砂土、豆面泥土、黄泥土为主,这些土壤保水良好,抗旱力强,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土地利用历史悠久,主要以耕地为主,其它用地为园林、林地、疏林草地、城乡、居民用地、工矿用地、水域和特殊用地及部分难利用土地。  内江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受盆地和本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气候温和、降雨量丰富、光热充足、无霜期长的特点。冬暖夏热,雨量适中。平均温度15°C—28°C,一月均温6°C—8°C,七月均温26°C—28°C,最高气温可达41°C,最低气温-5.4°C,活动积温5598°C左右。热量资源比较丰富,常年平均太阳总辐射为89.6千卡/平方厘米,年总日照时数1100—1300小时,无霜期达330天。全年有霜日数一般为4—8天左右。灾害性天气以旱为主,旱洪交错出现;春夏秋冬,低温、风、暴雨时有发生,绵雨显著。全年气温有明显的冬干春旱现象,同时,夏旱伏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历史上有“十年一大旱,五年一小旱,三年两头旱,插花干旱年年现”之说。年相对温度在80%左右。年降雨量1000毫米上下,多分布在夏季,约占全年雨量的60%,高温期与多雨季节基本一致,春季约占17%,冬季仅占4%。沱江是市区内主要河流,流经资中、东兴及市中区,是市内水路运输要道,自古有“万斛之舟行若风”的繁忙景象描写。沱江水流缓急交替,滩沱相间,蜿蜒曲折,常年平均流量为375立方米/秒,自然落差135.5米,平均比降0.45%,水能蕴藏量有14.5万千瓦供开发。较大支流有资中的球溪河、内江的大清河等。这些河均有灌溉、航运和发电之利。加上沱江河的水能资源,年发电量可达9.2亿度,现已开发的水能资源仅占可开发量的21.7%。同时,由于沱江纵贯南北,流域较长,积水面广,雨季时容易造成洪水灾害。 森林资源: 内江市现有林业用地12.8万公顷(其中:有林地9.14万公顷,疏林地900公顷,灌木林地600公顷,未成林造林地1400公顷,苗圃地35公顷,无林地3.36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3.34万公顷,四旁树占地面积3.16万公顷,林木总蓄积364万立方米。森林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全市树木种类繁多,主要林木树种共有60个科,119个属,194个种。历史上森林植被屡遭破坏,现演替为以马尾松、柏木为主的常绿针叶林,阔叶林零星分布。经过多年的林业建设,全市森林资源逐年增加,森林覆盖率由毁林最严重的70年代的2.71%增加到现在的22.96%。 水利资源:   全市水资源不丰,径流较为贫泛,分布不均。地表径流仅占地表水资源总量(254079万立方米)的29%,其余为外来江河过境水,为四川盆地径流低值区,属全省瞩目的老干旱区。全市有地表水资源总量254,079万立方米, 人均占有水资源量607立方米,为全省人均的19.40%,耕地亩均占有水资源量885立方米,为全省亩均的22.60%。另外地下水贮量也较低,仅2.2亿立方米左右,且具有分布普遍、埋藏浅等特点,为贫水区。全市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34,817处, 其中水库342座(中型9座,小㈠型63座,小㈡型270座),山平塘31385处,石河堰1592道,电力提灌站11543处,机电井345眼;蓄引提水能力8.41亿立方米,其中有效水量7.52亿立方米,全市农业人均243立方米,耕地亩平292立方米;农田有效灌面146.91万亩,占耕地总量的50.9%, 农业人口人均0.42亩;旱涝保收面积88.39万亩,占耕地总量的30.6%,农业人口人均0.26亩。 旅游资源: 内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旅游资源丰富,是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的故乡。以“大千故里、书画之乡”的美名享誉全国。全市现有旅游景区28处、旅游景点180多处。其中资中重龙山──白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