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析涪陵白鹤梁题科学价值的形成因素
探析涪陵白鹤梁题刻科学价值的形成因素
卢登平 单位:重庆市涪陵区荔枝希望小学校 邮编:408099
[摘 要] 白鹤梁题刻具有极高的水文等科学价值。本论文从三个宏观方面探析了白鹤梁题刻科学价值的形成因素:白鹤梁的自然资质使它成为人们观察江水枯落的最佳参照物;有学识的人就近观察、研究江水枯落及其与农业丰歉的联系,试图找到规律;人们运用易学思想,确定“石鱼水标”的位置,最终形成白鹤梁题刻的极高科学价值。
[关键词] 自然资质;有学识的人参与研究;易学指导
重庆市涪陵区白鹤梁题刻体现的科学价值举世公认:刻石鱼为“水尺零点”观察长江江水枯落,这种观察水文规律的方法比英国人早1102年;题刻记录了公元763年前至公元1963年1200多年间72个年份里长江的枯水位,反映了长江上游水文变化规律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涪陵区首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根据我多年的研究,从宏观、整体看,促使白鹤梁科学价值的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白鹤梁的自然资质,有学识的人参与研究,易学思想的指导。
一、白鹤梁的自然资质使它成为人们长期观察江水枯落的最佳参照物
白鹤梁上最早的题刻是刻于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前的双鱼(称唐鱼),每当江水枯落,唐鱼显现,就预兆来年丰收。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涪州牧萧星拱见唐鱼形质模糊而命石工重镌双鱼(称清双鱼)。历代的人们将唐鱼或清双鱼出水的时间、距离枯水线的尺度、显现时的情景和观鱼者姓名,用诗词、韵文等形式刻记在石梁上[3]。因此,现代人将唐鱼和清双鱼统称“石鱼水标”。
可以想象,“石鱼水标”的唐鱼的位置,是古人先以白鹤梁为参照物,经过长期观察和研究,获得了江水枯落及其与农业丰歉之间规律性的认识后才确定的。白鹤梁成为这个最佳参照物,是因为它的自然资质。
1.白鹤梁脊背的恰当标高
白鹤梁在枯水年份的12月至次年3月的枯水期露出水面,余皆隐没水下。白鹤梁脊背标高约138米,高出平均最低水位2—3米,低于平均最高水位30米。如果白鹤梁脊背标高还低1-2米,露出江面的次数就更少,把它的显现和江水枯落联系起来的可能性就更小;如果再高1-2米,露出江面的次数过多,人们感到稀奇的程度也减少,以它作为参照物的可能性亦随之减少,并且露出水面的时间长使题刻易风化。
2.白鹤梁露出江面的面积较大
白鹤梁露出水面时一般长约1600米、宽约15米,据说是长江江心中露出过的最大整石头梁[4]。如果白鹤梁出水时目标太小,人们就不容易注意到它,亦不会到它上面去观察。
3.白鹤梁距长江南岸近
白鹤梁位于涪陵城北的长江里,距长江南岸100米,东距乌江与长江交汇处约1000米。涪陵城位于乌江与长江交汇处,分为江东、江北、江南,从古到今涪陵城95%以上的居民都居住在南岸。如果白鹤梁距南岸远了,由于视力和交通等原因,注意到它的人就很少。
4.石梁表面较为平整
石梁表面较为平整,以14.5度斜角倾向江心北岸。如果白鹤梁出水的石梁表面非常不平整,就不会留下那么多的题刻。
5.白鹤梁不碍航运
白鹤梁顺江流排列,离岸近,不在江心,在最枯水位时仍不影响船只航行。因此,近代长江行驶船只变大、航运量增加时,白鹤梁才不被搬迁或炸掉,上面的题刻才得以原址保留下来。
二、有学识的人参与观察、研究,才有可能发现江水枯落规律及其与农业丰歉的规律性联系
就像经过哥白尼和布鲁诺等科学家深入研究才发现地球围绕太阳转一样,如果没得有学识的人的参与和潜心研究,人们最多偶尔会把白鹤梁显现、江水枯落、农业丰歉这些现象联系起来,绝不会发现其中的规律性联系。
1.白鹤梁出水期间形成的美景吸引文人雅士和修道之人到其上赏景抒怀
白鹤梁露出水面期间形成从前涪陵城八景中的两景:梁外滚滚波涛,梁内水波不兴、明彻如镜、鱼虾成群、渔船穿梭、笛声悠扬,形成“鉴湖渔笛”;栖息在北山坪参天古树和两岸成林的乌杨、麻柳树上的白鹤常在此觅鱼虾、梳羽毛、嬉戏、鸣叫,形成“白鹤时鸣”。人站在石梁上心旷神怡、如临仙境,文人雅士和修道之人自然爱到此赏景抒怀。
从白鹤梁题刻的诗文、韵文、图案所体现出的艺术造诣、思维水平以及可考姓名作者的生平看,所有题刻的作者均有很高的文化素养[5]。《水经注》、《神仙通鉴》等记载尔朱真人在此修炼并和白石渔者同食仙丹乘鹤化仙而去,白鹤梁由此得名。
2.有学识的人就近观察、研究江水枯落及其与农业丰歉的联系,试图找出规律
这些有学识的人在赏景的同时,能就近、更清楚地观察到白鹤梁显现——江水的枯落的现象和尺度。在靠天吃饭的农业社会里,这些有学识的人里自然有人试着研究、总结江水枯落规律及其与农业丰歉的规律性联系,以造福社会。
三、易学思想的应用使人们研究江水枯落规律和江水枯落与农业丰歉的规律性联系达到极高水平
“石鱼水标”位置的确定标志人们研究、总结白鹤梁显现——江水枯落——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