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个体工商户考察报告
个体工商户考察报告
87万”被新闻媒体热炒,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及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公众普遍认为,个体工商户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创业成本过高,造成个体从业者创业艰难。那么,真实情况到底如何?我市个体从业者生存状况怎样?他们所思、所想、所盼有哪些?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该如何认识、有何对策?
50个乡镇、100个行政村(分别选最好和最差两家)的1000户个体工商户、300家私营企业主、50位政府及职能部门人士进行了深入调查。
小型个体户倒闭频繁。“南有新袁、北有王集”,泗阳人一直用这句话来形容王集镇的富庶与繁荣。一个逢集日中午,我们化装成买东西的乡邻,在王集主街东首王昌利饰品店与业主闲聊。饰品店不大,约12平方米,旁边原是他儿媳妇开的同样大小的理发店,顺便做点儿针头线脑的小生意,现在儿媳妇病了,理发店关门,由王昌利守着饰品店。小店每月房租120元,平时很少有人光顾,当天共做了2元钱生意,现在只盼把剩下一些货卖完后就关门。他还告诉我们,街对面前一阶段也有家饰品店,是一对刚结婚的小夫妻开的,但不到半个月就关门大吉。询问原因,他感叹200余家小型个体户处,我们感受到个体户们的惆怅与失望。
56岁的颜怀超开了家“信得过超市”。老颜开店已近20年,从没有店名到现在的“信得过超市”,店面也从最初几平方米发展到现在的200多平方米。被问及超市面积变大后利润怎样时,老颜皱起眉头:“说句心里话,店面变大也是被逼出来的,这么点小街道,比我(店)大的还有好几家呢。现在人买东西都喜欢去大店,我们不扩大不行。可店大了,东西就得尽量放全,成本也就上去了。你看这6台电视,都放这儿两年了,一个也没少。现在各种商品利润太低了,很多东西都是不赚钱的,这白糖进价1.3元(每袋),就卖1.3元。为什么?价格稍微高一点点,顾客就上别人家买了。开了近20年的店,没有比现在生意还难做的。”老颜的老伴接过话茬:“以前店小的时候,工商和税务都没有,现在每月交工商100块、税务200块,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不吃不喝,一年就得交给公家4000多块。以前老两口就行了,现在全家5口人都得上。你看天都黑了,儿子到外地进货还没回来,要不是图个看家守舍的,真不如出去打工。”在宿城区埠子镇董良玉超市、沭阳县陇集镇卢会商店、泗阳县穿城镇郇成芳门市等150余家中型个体户处,我们感受到他们的无奈与彷
大型个体户人心思走。在泗阳县王集镇万乐福超市,老板曹东正忙着装修新店。曹老板原在上海从事外贸工作,攒了钱后于两年前“凤还巢”,在老家王集开了家近200平方米的超市,开业后才发现竞争激烈,于是被迫扩大规模、装修二期店面,扩大后总经营面积将近1000平方米。他还告诉我们,他已和一位温州客商谈好合伙事宜,至于将来,等新店开业后还得出去:“还是外面有保障。”我们了解到,目前他每年上交2400元地税、2800元个体工商费,加上室外广告牌管理费、清洁费等各种费用,除去员工工资,一年下来基本不赚什么钱。与曹东相比,宿城6万元、税费要交1万元,同为浙江人的沭阳县塘沟镇陈光村老板也对520平方米商场的3万元年房租耿耿于怀,均表示如有发展转机,将转型办成工业企业,如再没起色只有卷铺盖走人。
3天的傍晚5时,我们发现沭阳县塘沟镇的6家超市均没开灯-老板们说,生意不好做,能省点就省点,反正也没有几个人买东西,来了再开也不迟。塘沟街庄国民上有两位老人需要赡养,下有三个孩子念书需要培养,为帮补家用、站稳脚跟,用银行贷款改造自家房屋,建成约200平方米超市,如今每年要交国地税及工商费6000元,生意不好,越来越觉负担沉重,但房子是自己的、货物没人接,只有硬着头皮苦苦支撑。郇波在沭阳县胡集镇最早开起超市,从几十平方米逐步扩大到今天约400平方米,生意和规模本8000元税费,现在一下子成了负担。问他想撤吗,他忧心忡忡但又心有不甘:“十年前就开了这家超市,对这一行已有感情,舍不得放弃,坚持吧。”
6组31号张春友小超市,店主告诉我们,两三年前生意尚可,但近两年来越来越难做,一是农村集市贸易日渐萎缩,二是房租大幅度上涨、基本已到难以支撑的程度。我们了解到,元旦后整个街道房价、房租一同大幅增长,他的40平方米小超市目前年房租8000元,明年即将涨到1万5。张春友无奈地告诉我们:“真涨到1万5,我们只有关门走人了。”我们还了解到,与他相邻的徐艳荣商店仅18平方米,月租200元,即将涨到400元;泗阳县爱园镇刘传林商店90平方米,原房租每年4000元,即将涨到9000元;宿城区埠子镇董良玉商店60平方米年房租1.2万元……面对飞涨的房租,我们听到了200余家租房户无奈的抱怨与恐惧。
60平方米的小店每月竟要交国税200元、地税116元、工商管理费100元、每年还有两次“四项基金”集资约需1000元大为不满。在沭阳县韩山镇街道,孙军、汤茂荣、孙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