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海域与台湾史专题研究】课程大纲.docVIP

【东亚海域与台湾史专题研究】课程大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亚海域与台湾史专题研究】课程大纲.doc

【東亞海域與臺灣史專題研究】課程大綱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開課學期 開課系所 授課教師 課程編號 U7491、123 U7492 學分 全/半年 必/選修 課程綱課程概述 課程目標 課程要求 參考書目 ::,1990552.2 3114 Giovanni Arrighi, Takeshi Hamashita, and Mark Selden, The resurgence of East Asia : 500, 150 and 50 year perspectives,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2003. Andre Gunder Frank, ReOrient : Global Economy In the Asian Age(白銀資本:重視經濟全球化的東方),2001。 陳宗仁,《雞籠山與淡水洋──東亞海域與臺灣早期史研究》,聯經,2005 評量方式 30%、期中報告績佔30%、期末報告成績佔40%。 上學期 第一周、導論(一) 台灣史的研究現況及思考 吳密察,〈臺灣史的成立及其課題〉,《當代》100,頁78-97 曹永和,〈台灣島史研究的另一途徑──「台灣島史」概念〉,《台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5,1990/6,頁7-9。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思與言》23:1,1985)。 翁佳音〈臺灣近代史初期史的研究與問題〉,(《臺灣文獻》49:1,1998)。 第二周、導論(二) 台灣史的研究走向 第三周、東亞及東亞海域概念的討論(一) 東亞世界、環太平洋文化圈、東亞海域史、東南亞史等概念的討論 Robert B. Marks, The Origins of the Modern World,Rowman Littleield, 2002. 濱下武志,《近代中國?國際的契機:朝貢貿易?????近代???》,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0社科所552.2 3114 濱下武志,〈檢討東亞地域之歷史動力的諸課題─宗主權型、主權型、網絡型統治的競合〉,許介麟主編,《中國與東亞─21世紀的課題》,台北:台灣大學日本綜合研究中心,1998。 川勝平太,《文明?海洋史觀》,東京:中央公論社,1998。 Giovanni Arrighi, Takeshi Hamashita, and Mark Selden, The resurgence of East Asia : 500, 150 and 50 year perspectives,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2003. Andre Gunder Frank, ReOrient : Global Economy In the Asian Age(白銀資本:重視經濟全球化的東方),2001。 第四周、東亞及東亞海域概念的討論(二) 東亞世界、環太平洋文化圈、東亞海域史、東南亞史等概念的討論 第五周、東亞海域研究史簡介 本課程討論的課題:港市、商業組織、貿易物品、路線與船隻、貨幣信用、國家政策與角色、貿易圈等。 李毓中,〈西班牙與台灣早期關係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台文獻》(52(3),2001/9,頁357-371。 林偉盛,〈荷蘭東印度公司檔案有關台灣史料介紹〉,《漢學研究通訊》(19(3),2000/8,頁362-371。 第六周、專題討論:港市研究(一) 港市的研究(形成、發展、沒落,以及在區域內的重要性),如澳門、香港、大員、北港、雞籠、淡水、馬尼拉、麻六甲等。 研究史、史料與成果簡介 第七周、專題討論:港市研究(二) 文獻與重要論著討論 陳宗仁,《雞籠山與淡水洋──東亞海域與臺灣早期史研究》,聯經,2005 陳宗仁,〈西班牙統治時期雞籠堡壘的興築與毀棄〉,《台灣文獻》54:3期,頁17-39。 江樹生譯,《熱蘭遮城日誌》第一冊(台南:台南市政府,2000)。 陳宗仁,〈「北港」與「Pacan」地名考釋:兼論十六、七世紀之際台灣西南海域貿易情勢的變遷〉,刊於《漢學研究》21:2,頁249-278。 Heyns,Pol,〈荷蘭東印度公司與中國人在大員一帶的經濟關係(1625-1640)〉,《漢學研究》,89.06。 陳宗仁,〈略論晚清臺北與上海的關係:以國家圖書館藏基隆海市圖為例〉,臺北市文化局主辦,「第二屆臺北學學術研討會」。 包樂史、吳鳳斌校注,《公案簿》第一輯(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 包樂史、吳鳳斌著,《18世紀末吧達維亞唐人社會》(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 李金明,《漳州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包樂史著,庄國土等譯,《巴達維亞華人與中荷貿易》,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7。 湯開建,《澳門開埠初期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9。 Bo

文档评论(0)

maritime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