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得分之道演示文稿2介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并列式 分论点一 分论点二 分论点三 如《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结构就是这样 苦可以激发进取心 苦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 苦可以培养创造精神 议论文体策略 (一)要掌握议论的结构方式,做到结构完整 (2)对照式 A +B -B 即 论点 正面论证 反面论证 如《青年要讲究文明礼貌》的结构就是这样 青年人要讲究文明礼貌 从正面阐述 从反面阐述 讲究文明礼貌的必要性 不讲文明礼貌的危害性 (3)层进式 A B C D 如《在困难面前》的结构就是这样 面对困难 要承认困难,因为困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要不怕困难,因为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 要分析研究困难,千方百计地战胜困难 (4)总分式 ① 总——分  A B1 B2 B3 论点 论据1 论据2 论据3 即 如《给青年们的一封信》的结构就是这样 三点希望 一、要循序渐进 三、要热情 二、要虚心 ② 分——总 A1 A2 A3 B 论点 论据1 论据2 论据3 即 如《希望寄托在青年一代》的结构就是这样 青年的长处之一 青年的长处之二 青年的其他长处 青年的长处之三 青年能够肩负起“四化”建设重担;社会寄希望于青年一代 ③总——分——总 A B1 B2 B3 C 论点 论据1 论据2 论据3 结论 即 如《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结构就是这样 批评和自我批评极为重要 以打扫房子和洗脸作比(论必要性) 用流水、户枢因流动、转动而不腐、不蠹作比(论唯一性) 以整风运动发生很大效力为例(论有效性) 号召全党和人民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确立分论点: 寻找合适的写作角度 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在考场上看到题目就能立即在大脑里产生思路,把分论点确定下来呢? 我们知道,写规范作文,最重要的是布点(即设置三个分论点),我们只要知道布点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就能选择自己擅长的角度设置分论点。 [角度提示] 1、概念界定:即扣住题目中的关键词,用“关键词是什么”的句式,从三个不同角度来设置。 题目:有人曾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说:“砌砖。”第二个工人说:“我正在赚钱。”第三个工人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据说到了后来,前两个工人一生都只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请用并列式结构写一篇议论文。(列结构提纲) 中心论点:树立崇高的理想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前提。 分论点: 1、理想是奋斗的起点; 2、理想是奋斗的目标; 3、理想是奋斗的动力。 2、价值与影响:即找出话题的主旨价值。正面的是什么?反面的是什么? (即“关键词能够会……”) 例如:以“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设置分论点) “杂”的价值: 1、“杂”能够使人知识全面; 2、“杂”能呈现事物的多彩特征; 3、“杂”是“精”、“专”的前提。 3、需要与条件:即实现话题主旨的方法与所需条件。 (即“面对……,需要……”) 例:题目《坚持》(设置分论点) “坚持”需要: 1、坚定的信念; 2、坚强的意志; 3、恰当的方法。 4、原因与理由:即为什么要实现主旨。 (即:因为……,或……才能……) 例:题目《选择诚信》 选择诚信,因为: 1、它比美貌来得可靠; 2、它比机敏来得憨实; 3、它比金钱更具内蕴; 4、它比荣誉更具时效性。 又如作文《谈意气》 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的气概,要意气风发。 分论点: 1、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2、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 3、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 5、名人片断组合:名人在不同方面对主旨的体现。 例:题目《必须跨过这道坎》 孔子:在周游列国希望实现“礼乐治国”的主张失败后,孔子一定这样想:必须跨过这道坎,只有跨过这道坎,才能将自己的主张施行于天下。于是孔子广收弟子,著书立说,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苏轼:在与当权者政见不合必须在逢迎和坚守之间做出选择时,苏轼一定这样想:必须跨过这道坎。于是他选择了为社稷百姓造福的人生之路,他自求外放,深入民间,在杭州、在密州、在徐州,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在苏轼的影子,因此,这一切不仅成就了一位杰出的词人,也成就了一位父母官的业绩。 文天祥:当面对投降即有高官厚禄,不降则有生命之虞的那道坎时,文天祥一 定这样想:必须跨过这道坎。于是,没有丝毫的犹豫,他拒绝了妻子孩子的劝降,拒绝了弟弟的说服,拒绝了投降者的现身说法,选择了为国殉难的人生之路,成就了青史留名的伟业。 堂上训练: 题目:以“苦难”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试选择五个角度中的至少三个布点列出分论点) 示例: 角度一:概念界定(即“苦难是……”) 1、苦难是失去自由时的迷茫;是刚要起步就摔倒的无助; 2、苦难是走在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