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祁阳县水稻测土配施肥的现状和展望
祁阳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的成效和展望
祁阳县农业局退休干部 唐水田
摘 要:测土配方施肥测技术已经被广大农户所认可,是一项农业增产节收的好技术措施。2013年祁阳县粮食作物实现总播面158.34万亩,总产63.82万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为121.36万亩,总产55.46万吨,水稻生产是祁阳县农业生产的大头,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顺利开展对全县粮食的连续十年大丰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祁阳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始于本文作者于1983年开始引进试验示范,至2013年已经连续推广30余年,面积逐年扩大,尽管中间有许多曲折,发生了许多困难,但在2007年祁阳县得以全面重启这个项目,又经过七年的努力,现已普及全县所有耕地面积,为我县取得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和商品粮基地县的称号作了巨大贡献。2013年祁阳县投入项目资金44万元,完成土样化验4110项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84.2万亩,其中水稻59.2万亩,累计推广应用各类配方肥1.6万多吨,惠泽农户17.6万余户,为全县农户节本增收3300余万元。
1、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成效
1.1祁阳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历史沿革
1.1.1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的应用 全国第二次土壤的普查结果促进了本县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本县在1970年前有建有生产碳酸氢胺的工厂,有了工厂化的氮肥生产后农民为了提高产量就大量施用碳酸氢铵,并且想办法购及尿素,而对磷肥如过磷酸钙、钙镁磷用得不多,钾肥如硫酸钾、氯化钾用得更少,所以造成水稻土氮多磷钾少,这种多氮少磷钾 肥的习惯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当时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增高后表现更加明显。1982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束后,据土壤普查化验分析,碱解氮含量丰富和中等,分别占49.46%和49.34%,属过剩状态,速效磷缺乏面积占51.44%,速效钾中量面积占54.74%,数据见表一。
1982年祁阳县第二次土壤普查水稻土养分含量表(表一)
水田面积(亩) 碱解氮 速效磷 速效钾 丰 中 缺 丰 中 缺 丰 中 缺 631266 312228 311492 7546 60968 245582 324716 142797 345532 142937 百分比 49.46 49.34 0.12 9.66 38.9 51.44 22.62 54.74 22.64 事实上当时水稻田增施氮肥还是表现出增产作,所以一时要改变农民的施肥习惯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特别当时的生产条件下获得的磷、钾肥还是不容易的,农技部门也向政府部门报告要增加磷、钾肥的供应,也并不是很容易实现,更不能希望农民在未看到增施磷、钾肥的效果的情况下要他们想办法增施磷、钾肥了。
当时的情况下,虽然氮肥施得多,磷和钾肥施得少,但化验中钾肥含量仍达中量水平,这完与祁阳土壤成土母质紧密相关,也与多年来农村稻田施用有机肥有关。具体数据见表二。
1982年祁阳县水稻土的速效氮、磷、钾丰缺所的比例表(表二)
成土母质不同的水稻田 碱解氮 速效磷 速效钾 丰 中 缺 丰 中 缺 丰 中 缺 河流冲积物稻田 28.80 68.59 2.61 14.81 37.43 47.76 8.72 51.41 39.87 石灰岩稻田 65.40 33.99 0.61 10.31 39.67 50.02 26.26 56.74 17.00 黄砂岩稻田 45.59 53.85 0.56 6.43 33.89 60.68 17.16 54.32 28.52 板页岩稻田 42.97 54.89 2.14 9.01 36.33 54.66 20.80 56.41 22.79 紫色砂页岩稻田 32.44 66.44 1.12 9.25 37.96 52.79 25.43 58.82 15.75 四纪红土稻田 32.00 66.48 1.52 10.23 38.93 50.84 15.83 850.64 33.53 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扫尾,当时土壤普查得出的两项成果就是配方施肥和停止施用多年的石灰。
从1983年便开展土壤普查成果运用,重点是引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土壤普查化验结果,由县土肥站向各区、镇农技站及乡农技员开出配肥处方,指导农户购肥用肥,当年配方施肥面积10.3万亩,增施钾肥1128吨,增施磷淝3200吨,控制了氮肥的用量,减少了病虫灾害,节省资金84.4万元,增产粮食7065吨,以后几年晚稻收割后定点采集耕作层土样,化验速效氮、磷钾含量,根据土壤养分的情况,开出施肥配方,于第二年春耕生产前发放到农户手中,让农民按配方施肥。
1.1.2复合肥和复混肥的推广 在1990年前后因为化工厂的氯化铵没有很好的用途,农技工作者做了大量的试验,证实氯化铵也可大量用于水稻的生产中。氯化铵直接施入土壤农民还不太认可,也未能大量
文档评论(0)